-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50m水平排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1650m水平排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防治水害事故发生,保证矿井安全和矿井施工作业时的人、设备安全,根据县气象预报和历年洪期经验,结合我矿实际,特制订本矿+1650m水平放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1、(1)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内西沟河发源于天山的雪峰,是常年性地表径流,由南向北横穿井田且切割含煤岩系为煤系地层地下水的补给水源,各含水段依其渗透性能与河床孔隙潜流发生互补,由于基岩层以泥岩、粉砂岩、砂岩层夹煤层互层出现,地下水渗透缓慢,迳流不畅,地下水以垂向或顺层补给为主,补给有限。井田内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411.88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590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补给微弱。西沟河床最低点标高1673.5米,是井田最低侵蚀基准面。河水标高1780米(上游)及1705米(下游),井田地下水位南高北低,具西高??低之趋势;西沟井田地下水位标高均值为1745.55米;井田东界甘沟井田水位标高约1738米;井田东北角之外铁列克井田平均水位标高1627.15米,因此井田地下水依水位标高差自南而北、自西而东径流。
井田地下水的排泄量以矿井抽水排泄为主要途径。
二、水文地质
1、含水层及隔水层
(1)含水层(段)的划分
地层代号含水组编号含水层(段)
编号含水层(段)名称Q4palⅠⅠ-1孔隙潜水含水层Q4edlⅠ-2透水不含水层J2tⅡ头屯河组极弱含水层J2x3ⅢⅢ—1西山窑不含煤段孔隙、裂隙承压弱含水层J2x2Ⅲ—2上含煤段孔隙、裂隙承压含水段J2x1Ⅲ—3下含煤段孔隙、裂隙承压含水段J2xⅣⅣ(Hsh)烧变岩裂隙、孔隙潜水含水层(2)含(隔)水层(段)特征
1)第四系含水层及透水层(I)
= 1 \* GB3 ①第四系全新统洪冲积层含水层(I-1)
第四系全新统的洪冲积层(Q4pal)由砾石、碎砂石和砂土组成的混杂松散堆积层,自南而北呈条带状分布于西沟河谷,孔隙潜水与西沟河水呈统一含水体,河谷宽度25-40米,3-2孔层厚3.10米,其中控制含水层厚度1.83米,区域上q=(0.92-1.42),水化学类型属HCO3·SO4-Ca型水,矿化度(0.32-0.42)克/升,井田该层为中等富水性。
= 2 \* GB3 ②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透水不含水层(I-2)
分布于山顶和山坡间的地段,约覆盖井田面积的2 /3,由岩石风化碎屑、砂土黄土状土组成,厚度0.5-19.76米,形成包气带,是透水不含水层。
2) 中侏罗统头屯河组(J2t)极弱含水层(II)
分布于井田的东北角,为其底部岩层,岩性为灰绿色夹杂色的薄层状泥岩和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底部有厚层状粗砂岩,岩石颗粒分选性差,岩层厚度大于120米,为极弱含水层。井采导水裂隙带发育的最大高度未波及,对矿床充水不具实际意义。
3)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Ⅲ)
自上而下分为不含煤段(J2X3)孔隙、裂隙承压弱含水段(Ⅲ-1)、上含煤段(J2X2)孔隙、裂隙承压含水段(Ⅲ-2)和下含煤段(J2X1)孔隙、裂隙压水含水段(Ⅲ-3)。现分述如下:
= 1 \* GB3 ①不含煤段(J2x3)孔隙、裂隙承压弱含水段(Ⅲ-1)
分布于井田北部,地层厚度约214-223米,岩性以灰色的细、粉砂岩为主,夹有少量的中、粗砂岩。中、粗砂岩形成含水层,厚度19-26米不等。
勘探工作在2—3钻孔混合抽水试验,q=(0.197-0.281),K=(0.151-0.183)m/d,水化学为弱碱性、淡水、微硬的SO4·HCO4-Na型水。经导水裂隙带发育的最大高度计算,其值尚未波及此段。
= 2 \* GB3 ②上含煤段(J2x2)孔隙、裂隙含水段(Ⅲ-2)
Ⅲ-2号含水段分布于井田中部,下伏于Ⅲ-1含水段之下,为河流相、泥炭沼泽相交替的沉积环境,自上而下含B7-B3号可采煤层,呈粗粒相与细粒相交互的沉积结构特征,岩性沿走向及倾向变化大。含水介质由多层粗粒砂岩及中粒砂岩组成。含水层厚度26.39-70.43米。
单位涌水量介于(0.009-0.235),平均为qcp=0.104 ,总体属于弱富水性的孔隙、裂隙承压含水段。渗透系数(0.026-0.166) m/d,3个钻孔平均渗透系数Kcp=0.093 m/d,介于(0.01-1) m/d之间,属半透水性。
井田导水裂隙带发育的最大高度计算成果表明,Ⅲ-2号含水段是井采B7-B3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 3 \* GB3 ③下含煤段(J2x1)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段(Ⅲ-3)
本含水段下伏于Ⅲ-2之下,沉积环境与Ⅲ-2相似,含B2、B1号厚-巨厚煤层,含水段终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 DB33 1050 浙江省城市建设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doc
- 2011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光学、光子).doc
- 2012年镇卫生院院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方案.doc
- 1.2多音字(高考基础知识集锦).doc
- 2014年暑期教师安全培训讲稿.doc
- 2014社区道德评议方案.doc
- ENVI基础知识详细介绍.doc
- 2013年国有资产管理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doc
- xxx公司档案管理办法.doc
- Oracle 11G 最新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操作手册.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