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坐式闭气用力运动在第二产程的应用效果观察.doc
HYPERLINK
更多相关文档免费下载请登录: HYPERLINK -中文word文档库
坐式闭气用力运动在第二产程的应用效果观察
本文档由【 HYPERLINK 中文word文档库】 HYPERLINK 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HYPERLINK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a href=/word文档/a
周临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摘要:目的 探讨坐式闭气用力运动在第二产程的实施效果。方法 住院分娩的孕妇250例,条件基本相同,其中120例为对照组,宫口开全实施传统仰卧位闭气用力运动;130例为观察组,宫口开全实施坐式闭气用力运动。统计两组第二产程时间、体位舒适度、用力时的感受。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体位舒适度增加、用力时不适感降低。结论 坐式闭气用力运动优于仰卧位闭气用力运动,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有利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分娩;坐式闭气用力;仰卧位闭气用力;第二产程
产妇在产程中及分娩时体位可有多种。在欧洲和美洲,产妇第二产程多使用坐式用力及坐式分娩。而我国,产妇第二产程多使用仰卧位来结束分娩,但如何选择最合适的体位来缩短第二产程,增加产妇的舒适度,提高分娩质量,已成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话题之一。对我院分娩的产妇在第二产程中实施坐式闭气用力运动,结果发现坐式闭气用力与传统的仰卧位闭气用力相比,可缩短第二产程,增加体位舒适度,降低用力时不适感,提高分娩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 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孕妇250例,均为初产妇足月妊娠,年龄19至35岁,骨盆外测量正常,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未严重的内外科妇产科合并疾病及外阴疾病,产程中不使用人工干预和药物干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0例,对照组120例,两组年龄、孕周、骨盆、胎儿体重等比较具有可比性。
方法
观察组 经检查确认宫口开全入产房,说明体位对产程的影响,征得产妇同意后予坐式闭气用力运动,具体方法:座便器靠墙,座便器下放置便盆,镜子竖起放在座便器前方的地面,产妇坐于座便器上,后背及头颈部放置靠垫于墙壁紧贴,陪伴者在产妇旁边指导用力及观察胎头下降情况,宫缩时:(1)抬头、腰背部挺直、双手放在大腿上,髋关节外展。(2)大口吸气后憋气,往下用力。(3)头抬起看肚脐,下巴向前缩。(4)尽可能憋气20秒,吐气后马上再憋气用力直至子宫收缩结束。宫缩时陪伴者用镜子观察阴道口扩张及胎头下降情况,当阴道口横向裂开2㎝或见胎头2㎝×3㎝大小时上产床做好接生准备。
对照组 经检查确认宫口开全入产房,仰卧于产床上,床头提高30°,宫缩时:(1) 两腿分开,手握住产床的扶手。(2)大口吸气后憋气,往下用力。(3)头抬起看肚脐,下巴向前缩。(4)尽可能憋气20秒,吐气后马上再憋气用力直至子宫收缩结束[1]。当阴道口横向裂开2㎝或见胎头2㎝×3㎝大小时做好接生准备。
观察指标 制定专门记录表,观察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体位舒适度、用力时的感受,由陪伴助产士进行记入。
1.2.4 统计学方法
资料所获数据输入SPSS 17.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表1)
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表1 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x ± s)
组别 例数 第二产程时间(分钟)
观察组 130 36.62 ± 15.30
对照组 120 56.71 ± 29.74
t = 11.68 P 0.01
2.2 体位舒适度比较(表2)
观察组体位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表2 两组体位舒适度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感觉体位不舒适 用力时感觉不舒适
观察组 130 13(10.0) 9 ( 6.9)
对照组 120 41(34.2) 37(30.8)
x2 值 21.52 23.76
P值 0.01 0.01
2.3 用力时的感受比较(表3)
观察组用力时的不适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