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癌症的病理认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对癌症的病理认识

中、西醫學與癌症 ;一、定義及歷史記載;中國傳統醫學對癌症的描述 ;惡性腫瘤的發病和治療其歷史記載 ;惡性腫瘤的發病和治療其歷史記載;惡性腫瘤的發病和治療其歷史記載;在元朝以後的醫書中,又有提及腎癌和舌癌(舌菌)的名稱,腎癌的症狀是「馬口內生堅硬豎肉一粒,數年後腫大劇痛,肉翻花如石榴,甚或流血如注。」這和陰莖癌的症狀相似。舌癌的症狀是:「初起如豆,漸大如菌,疼痛紅爛無皮,朝輕暮重。」也和今人所說的大致相同。 ;;中醫對癌症病因的認識;;3、外在因素:飲食起居不適當,過度疲勞,休息不足,性生活無節制,性伴侶雜亂,外傷,感染疾病或染病後治療不當等六淫外邪造成 陰陽失調所致。 《證治彙補》指出:「膏梁厚味,醇酒淫慾,動脾胃肝腎之火,致令血液衰耗,胃脘枯槁。」是噎膈(食道癌、胃癌)成因之一,又指出在體腔內產生各種腫塊的原因是:「積之始生,因起居不時,憂恚過度,飲食失節,脾胃虧損,邪正相博,結顧腹中,或因內傷外感氣鬱誤補而成。」《壽世》保元為繭唇(唇癌)的成因之一是:「或因厚味積熱傷脾。」《女科經綸》指出婦人癥瘕(子宮癌、卵巢癌等)的成因是:「臟腑虛弱,經行不忌生冷之物,不能消化,與臟氣相持,結聚成塊:或勞傷元氣所致。」由此可知,中醫認為在日常生活中誘發癌症的因素很多,例如飲食不適當(飲食無定時,常常過飢過飽,食物的溫度過冷過熱,常吃肥膩難消化或味道過濃的食物,喜歡刺激性的東西如煙酒等),過度疲勞,休息不足,性生活無節制,身體受到傷害,感染疾病等等,都和發生癌症有關。;;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中醫對癌症的病理認識; 祝君健康!;中醫文獻上,對腫瘤病因的認識,歸納起來不外乎是「外因」與「內因」兩個方面。「外因」是邪氣、邪毒。「內因」是七情刺激、五臟六腑的蓄毒。而中醫之辨證施治,從證的方面主要可以分出以下類別: 一、癌的主要病因病理之一是“熱毒”: 簡單的說,因為體內有一種毒素存在,故發生癌症,治療以清熱解毒為主,流傳解毒的藥方甚多。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蓮、蒲公英、連翹、魚腥草、板藍根、黃連、黃柏....,但用時應根據病人的熱勢輕重和體質的強弱投以適當的藥量,若清熱解毒這類寒涼藥物用之過早或過量,亦有邪戀不解,或損傷脾胃之弊。所以常常有人長期服後,直拉肚子,反而加速病情惡化! 二、癌是因體內“瘀血”結成的: 腫瘤有一部分是歸屬於中醫的“積”症。體內有形的包塊腫物多由瘀血所致。故治癌藥裏多是化瘀血的。如三稜、莪朮、三七、五靈脂、紅花、延胡索、赤芍、乳香、沒藥.....如果一昧的用化瘀血的藥,體實者久用也會致虛,所以用時還須配合它法:正虛者扶正袪邪;兼寒者散寒去瘀;挾熱則清熱祛瘀;有痰者化痰去瘀;積塊者消堅去瘀。 三、癌有是因“氣滯”而發生的: 體內各種生存要素之運行,皆是氣為先導。若氣結則病生。故癌有生於氣滯者。古人治乳癌,第一張藥方是十六味流氣飲,藥如下: 人參、黃耆、當歸、白芍、川芎、防風、蘇葉、白芷、枳殼、桔硬、甘草、檳榔、烏藥、厚朴、官桂、木通,共為末,水煎服,氣滯得通,病??得癒。 四、癌有是因“痰結”而生的: 如大半夏湯,小半夏湯都是治癌屬痰症者。   小半夏湯:半夏、生薑水煎服。   大半夏湯:半夏、人參,白蜜。 五、癌有是因“寒凝”而發生的: 例如:婦人乳癌,多是寒結,寒是陰性,凝則結聚不散,乳癌多是先有一小結核,不痛不紅,一旦發而為癌,核大而內陷如岩,終則潰而致死,中醫有一方治療此症,用陽和湯加浙貝母。(只有病機是「寒凝」的才適用,若症屬「熱毒」,用藥就完全不同了)   陽和湯:熟地、肉桂、乾薑、白芥子、鹿膠、麻黃、甘草。   薑、桂、麻黃,是溫散藥,寒凝之症,服此則結核消散。 六、癌有是因“積聚”而發生的: 中醫所謂積聚,是體內新陳代謝作用失常,應代謝之廢物不能排出,致成為癌症,治療的方式是使積聚消散或排出,有分二類:   1.峻下劑:如     (一)三物白散:巴豆、貝母、桔梗。     (二)十棗湯:大戟、甘遂、芫花。     (三)子龍丸:大戟、白芥子、甘遂。   2.緩下劑:如五香丸:香附、五靈脂、牽牛子。 若體質非常弱的人,服峻下劑,虛者虛之,必死無疑。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