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区海城小学全纳教育汇报10年1一月15日.doc

城关区海城小学全纳教育汇报10年1一月15日.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关区海城小学全纳教育汇报10年1一月15日

PAGE 1 PAGE 9 城关区海城小学“残障生和学困生” 试点工作总结交流材料 城关区海城小学教务处 雷秀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今天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我校全纳教育方面的残障生和学困生工作开展情况。 在国际助残和拉萨市残联的关心指导下,在城关区委、区政府和区教体局的重视支持下,海城小学于2009年成为全市第一所全纳教育试点学校。学校自挂牌以来,坚持把试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组织学习全纳教育基本理念,积极吸收区内外既有经验,大胆探索,锐意实践,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取得了初步的基础性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就阶段工作作如下总结交流: 城关区海城小学,是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胜利后所建的全区第一所民办学校,1976年转为公办学校,1997年更名为“海城小学”。学校现有多民族构成的教师89名,设有26个班,在校学生1380名,融合了藏、汉、回、土、撒拉族等多个民族。秉承公平教育的理念,和“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的办学宗旨,学校无条件接受有各种需求的儿童,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长期以来,我校接收外来务工子女,家境贫困的农牧民子女,目前仅外来流动人口就占学生总人数的69%。接收SOS儿童村的孤儿10名,现在已经升入到四年级的学习;接受汶川、玉树地震灾区的孩子6名;接收了不同残障程度的学生12名,其中包括智残生6人、肢残生5人、视障生1人,分别分布在各个年级,今年7月两名残障学生已经深入高一级的学校继续随班就读,8月我校一年级又接收了2名残障新生入学。 由于我校69%属于外来人口的生源情况,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管理孩子的学习和品行,自觉性不强的就容易成为学习或者品行落后的学生。而对这些学生的转变工作,自然而言的落到了老师的肩上。每学期各学科根据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将班级最后五名成绩不合格和思想品行落后的学生确定为学困生。针对这些残障生和学困生工作,我校作出了以下尝试: 一、提升理念、充实设备、健全机制、强配师资。 1、加强理念培训,倡导人人参与的全纳教育。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培训工作,赴香港参加全纳教育考察学习,并派遣教师参加了国际助残组织的到广州的考察学习,以及在拉萨市内的全纳教育培训。组织外出培训的教师回到学校为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在业余时间,不定期对班级辅导员进行培训。与此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向家长和社区宣传全纳教育基本理念,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对学校全纳教育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开展以全纳教育“携手互助,爱心满园”为主题的班队会,利用升国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手抄报、黑板报、宣传栏、以及关心、关爱、关注残障学生的互助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全体学生进行全纳思想的教育。引导全体学生树立平等互爱的价值观念,建立和谐共荣的校园文化。 通过努力,我校逐步形成了教师重视、家长理解、生生配合的舆论环境和工作合力。 2、加强校园基础建设,增添设施设备,为保障残障儿童学习、生活需要。我校在规划校园环境时,充分考虑残障生学生的需要,设置了盲道,卫生间增设了无障碍设施,为特殊儿童提供方便。 针对残疾儿童和学困生建立健全全纳教育资源室,按需配备师资,充实设备,因人施教,实现了课堂教学、个别辅导、缺陷补偿教育的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校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体现在教师的常规备课中。并加大心理健康的教育力度,建立心理咨询室,本着“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这一理念,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为目的,开设了“心育”课,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制订了“心育”课活动方案,让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心育”活动中体验着告别烦恼的轻松,享受着合作的愉快,感受着同学间的真情。 3、建立平等和谐的班级管理机制。坚决弱化普通学生与残障学生的区分,混合编班,随班就读,同班上课,在座位安排等多方面提供人性化关怀,并优先安排业务精良、责任心强、有耐心的骨干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尽可能为这些特殊学生提供最好的服务和教育。 二、科研引领、一元多辅、因人施教 1、以科研促发展。由于学校的全纳教育关于残障生和学困生的试点工作还处在起点层次,许多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因此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学校正在承担国家“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研究”项目之子课题的研究任务,通过课题引领,服务于全纳教育实践。学校还将全纳教育纳入到了常规教研平台,结合学校实际,在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等多层面开展研究,集思广益,群策群智,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运用研究的成果指导和推动工作。特别是学校在实施“同课异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