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旗城学校初中《历史》《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及战》教学设计.doc

山东省青州市旗城学校初中《历史》《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及战》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青州市旗城学校初中《历史》《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及战》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山东省青州市旗城学校 刘群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历史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预习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 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课题 通过学生的探究与思考,①分析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②比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不同政策及原因。 教材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2、难点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自主合作教学 教学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匈奴族在____________过着游牧生活。秦汉时期,其杰出首领____________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匈奴族的____________业兴旺发达;____________业也发展起来,____________被广泛应用;一些匈奴人从汉族那里学会了____________。 2、西汉____________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反击。____________年,派大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破匈奴,夺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3、公元前一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的首领____________向汉朝称臣,并同西汉订了____________,还向____________帝请求和亲,宫女____________嫁给了他。 4、东汉时匈奴分裂为____________两部,____________匈奴向汉称臣内迁;____________匈奴经常出兵攻打东汉边境,后被东汉大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击败,大部分向西迁徙。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1、冒顿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出击匈奴能够取得胜利?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有何作用? 3、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昭君出塞有何历史作用? 4、探究:匈奴族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昭君出塞”有什么不同?分析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政策的不同及其原因。 活动与探究 (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老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 课后练习题 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2、有位同学暑假想要实地考察“昭君出塞”的历史遗迹,请你告诉他应该去哪一城市( ) A. 开封 B. 咸阳 C. 南京 D. 呼和浩特 3、汉武帝雄才大略,他的大一统在军事方面的主要表现包括( ) ①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②派大将窦固、窦宪北击匈奴 ③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④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已成为千古佳话。这是因为( ) ①昭君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②昭君和亲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③昭君和亲使我国北方地区再无战乱④各族人民历来希望和睦友好相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5、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他所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霍去病 B.张骞 C.王昭君 D.呼韩邪单于 6、“白马如去,落日悲笳(胡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肯定昭君主要是因为( ) A.昭君出塞是为了个人幸福 B.昭君出塞是为了报效国家,以国家的利益为重 C.昭君出塞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友好往来 D.昭君出塞是为了显示其是一个不畏艰险的伟女子 7、冒顿建立起强大的国家,他们的主要生产部门中不包括( ) A.农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