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经济学;;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二、经济发展的衡量;二、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大推进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剩余、收入低下和资本投资规模太小。二要摆脱贫困、失业和收入低下等困难,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怎样工实现工业化?必须增加资本投资,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各个工业部门,尤其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资本。通过这种全面投资的“大推倒”,来冲片经济贫穷落后和停滞的困境与束缚,推进整个工业部门的全面、迅速的发展,从而实现工业化,达到经济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收入水平提高,并且分配公平的目标。 ;“大推进”理论强调了工业化使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目标,说明了大规模的资本形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对于人们认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找出其拍拖贫困落后的道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这种理论过分强调了工业化和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社会分摊资本并非都是不可分的。第二,全面地大规模投资首先由资源的限制。第三,全面发展工业受到生产的配合要素稀缺的约束。第四,大量投资集中于工业部门,忽视了农业等部门的发展。最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也表明“大推进”并不切合实际,其可行性是值得怀疑的。 ;;;第三章 人口与经济发展;;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经费景汉与拉尼斯补充修订后成为“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城市与乡村在收入上的悬殊差距使农村的潜在失业人口走上了通往城市之路。
原因:
第一,城市工资与乡村收入差距大大地扩大了。
第二,在不少国家,乡村学校教育的加速发展,使得青年人的进城势头更猛。
第三,发展和福利开支不成比例地集中于城市,使得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刘易斯模型缺陷:
只是把农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理解为被动地输送劳动力,而忽视了农业部门自身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的基础作用。
费景汉和拉尼斯指出了这一不足,强调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是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先决条件(农业生产剩余可以满足非农生产部门的需要)。;理论价值:
一是揭示了城市工业部门与乡村农业部门在结构上、经济上的差异。
二是论证了将两个部门连接起来的劳动力转移过程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缺陷:
假设前提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三、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和乔根森模型都包含了这样一个假定,即城市中不存在失业,任何一个愿到城市工作的人都能在现代工业部门找到一份工作。在这一前提下,劳动力流入城市的迁移决策仅仅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差异。
托达罗从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城市失业同步增长的矛盾现象出发,提出了自己的人口流动模型。;Mt = f ( P.Wu – Wr ) f’ 0
式中,
Mt 表示在t其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数
P为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
Wu为城市工作水平
P.Wu为预期的实际工资
Wr为农村的实际收入
P.Wu – Wr即为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
f’ 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第四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舒尔茨提出:对于现代经济来说,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更为重要。正是由于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从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中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完备定义。;;;1.健康资本存量
指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或身体素质,包括身高、体重和“健康时间”(无病时间)等因素。这种存量部分来自先天的遗传,但绝大部分来自后天获得的健康投资。
2.知识存量
是人所具有的智力、知识、能力、技术等。它是教育投资转化而来的。
;3.就业资本存量
是由就业投资转化而来的。就业投资是指为装备新增的就业劳动力所购置的机器设备、厂房等的支出。这种投资往往采取物质资本投资形式,转化为物质资本存量,成为就业资本存量。;(四)人力资本的形成
1、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
2、用于保健方面的支出
3、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
4、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第二节 教育与经济发展;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舒尔茨视教育发展为因,经济增长为果。
他首先认为教育机构本身即具有经济功能:1.进行科学研究,改进生产技术,直接或间接的贡献经济增长;
2.发掘与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对于经济增长颇具价值;
3.培养具有适当的理想与态度的工作者;
4.增进学生或工作者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期以减少失业机会;
5.培养各级师资及科学家,以造就国家所需的各类人才。;舒尔茨研究了美国教育投资与国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中考数学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压轴题(原卷版).pdf VIP
- IBMS楼宇智能化建设方案.pdf VIP
- 春江花月夜.ppt VIP
- 2025年广东省基层住院医师线上岗位培训(口腔学)专业课答案(1-2).docx
- 专题2.3 幂函数与指、对数函数【九大题型】(举一反三)(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 VIP
- 专题11四点共圆模型-【压轴必刷】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全国通用)(解析版).pdf VIP
- 管培生面试的问题 .pdf VIP
- 射频电路设计课件.pptx VIP
- 项目方案文档-可靠性保证大纲.docx VIP
- 有孔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