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中的中国历史文化_高锦花.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灯谜中的中国历史文化_高锦花

2010年 10月 延安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O ct, 2010 第 32卷第 5期 Journa l o f Y anan U niversity ( Socia l Sc ience) V ol1 32 N o1 5 灯谜中的中国历史文化 高锦花 1, 苗海平 2 ( 11 延安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 21 榆林市华栋中学,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 要: 灯谜素有 / 知识小百科 0之称。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发展 史。灯谜之 所以长 盛不衰 的原因 是其中蕴 含着丰 富多彩 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如历史文化知识、文学知识、艺 术知识 以及各 种自然 科学知识。 这些内 容决定 了灯谜具 有很强 的思想 性和娱乐性以及审美 价值, 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灯 谜; 雅俗共赏 中图分类号: I20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9975( 2010) 04) 0092) 05 收稿日期: 2010) 03) 26 作者简介: 高锦花 ( 1973) ), 女, 陕西米脂人,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历史学 硕士。 题有 / 黄绢幼 妇, 外孙 齑臼 0的字样, 杨修先猜 出谜 一 底: / 黄绢, 色丝也, 于字为 -绝 . ; 幼妇, 少女也, 于字 灯谜,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独立 为 -妙 . ; 外孙, 女 (之 )子也, 于字为 -好 . ; 齑臼, 受辛 于诗、词、曲、散文、杂剧之外, 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奇 也, 于字为 -辞 . , 所谓 -绝妙好辞 . 也。0[ 2] 此即有名的 葩。其广博的知识性, 严密的逻 辑性和浓厚的趣 味 /曹娥碑题隐 0, 这则字谜是将文义拆离后与字义相 性, 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潜移默化地提高着人们的 扣, 后世人们推评其为 / 文义谜之宗 0。到了南朝, 鲍 素质, 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灯谜的瑰丽多姿, 异 照以 5字谜三首 6o 为题做诗, 这是中华谜史上首次以 彩纷呈, 寓教于乐, 在新时代依然散发着幽幽古香。 /谜 0字定名, 从此 / 谜语 0一词开始使用。后来刘勰 灯谜, 又名文虎, 猜灯谜, 亦称打 虎、弹 壁灯、商 在 5文心雕龙 6中给 /谜 0下了定义: /谜也者, 回互其 [ 1] 灯、射、解、拆等。现在, 人们都习惯 用 /灯谜 0一称。 辞, 使昏迷也。0 因此, /谜 0的性质得以确定并逐渐 它大体经历了先秦隐语、汉魏六朝离合以及隋唐谜语 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学形式, 它蕴含了中华民 等几个发展阶段。隐语的含义是 /遁辞以隐意, 谲譬 族的聪明才智, 庄谐雅谑独得汉文化之精髓。又在制 以指事 0。[ 1] 距今已有两千多 年的历史。早在夏代, 作、猜射的过程中与中国传 统文化完美地结 合在一 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