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稳定液之安定计算-ceci.org.tw
PAGE
PAGE 21
淺談連續壁溝渠開挖之穩定分析
曾子儀1
關鍵詞:溝渠、連續壁
Keyword:Trench、Slurry Wall
壹、 前言
近幾年來,國內因連續壁施工不當,而導致損鄰事件之案例層出不窮。最常見之施工不當以”大肚子現象”與”包泥現象”為首。輕微之大肚子現象可能僅需就地敲除(照片1);嚴重之大肚子現象可能造成侵犯他人地權。輕微之包泥現象可能僅造成壁面滲水;嚴重之包泥現象卻可能引發連續壁破損,造成連續壁背土側大量土石流失,導致鄰房傾斜受損(照片2)。大肚子現象大多發生在溝渠開挖階段,因溝壁不穩定導致壁面土石崩落,崩落之土石可隨開挖取出,其殘留孔洞則因混凝土澆置時流入而形成大肚子。包泥現象主要發生在連續壁混凝土打設階段,因溝渠壁面不穩定造成壁面剝落或坍塌,崩落之土石掉落已澆置之混凝土中即產生所謂的包泥現象。
本文即探討影響溝壁穩定之因素,藉助溝渠開挖之穩定分析模式,以評估連續壁在各施工階段之安全性。並針對安全性較差之區域研擬解決對策,以確保連續壁之品質、杜絕損鄰事件發生。
照片1、連續壁大肚子現象 照片2、連續壁包泥破損造成鄰房傾斜
1.鐵道部工程師
貳、影響溝壁穩定之因素
連續壁於溝壁施工中,若地盤應力失去平衡,會造成壁面之滑落與崩壞。故無論在溝壁之掘削階段,鋼筋籠之吊放階段,混凝土之打設階段,均需保持溝壁之穩定。土塊之滑落與崩壞若發生在掘削階段,尚可用掘削機將掉落之土塊取出;若發生在鋼筋籠吊放階段或混凝土打設階段,將導致連續壁出現包泥或斷層之隱憂,甚者造成連續壁無法挽救之地步。因此,除各階段施工均需考量溝壁之穩定外,亦需配合適當的補助工法,以確保連續壁之施工品質。
溝壁崩壞之形態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為大盤崩落,一為部份溝壁剝落(請參考圖1)。大盤崩落常發生在導溝之設計不當及穩定液之水位急速下降與嚴重超載之情況,部份溝壁剝落則常發生在導溝底部與溝壁中間鬆動之土層處,及連續壁之轉角處等。
部份溝壁剝落 大盤崩落
圖1、壁面崩壞之型態
影響溝壁安定之主要因素有土壤性質、地下水、穩定液之機能、連續壁之單元形狀與長度、掘削放置時間、掘削深度、上載荷重、交通荷重、鄰近建築物等。以下針對這幾個主要因素簡述之。
一、土壤性質
土壤性質中以粘聚力與內摩擦角之影響最巨。地盤中若存在鬆動之砂土層或軟弱粘土層時,應防止部份溝壁剝落之情況發生。若存在卵礫石層或透水係數較高之土層時,則應防止穩定液之水位急速下降,土壤之有效應力盡失,造成溝壁的大崩落。
二、地下水
地下水與穩定液之水位差為溝壁穩定成敗之主要因素,一般以2.5公尺以上之水位差為佳,地下水位若太高時,則應考慮加高導溝高度,以確保水位差。地下水之含鹽量與酸鹼值亦會影響穩定液之穩定性。
三、穩定液之機能
皂土穩定液之所以有造壁性,乃在於穩定液中之膠質體滲透到土壤中並粘著在土壤顆粒表面,漸漸形成一層透水性極小並具有韌性之薄膜,靠著穩定液之比重,以阻擋壁面之滑動。
四、連續壁之單元形狀與長度
L型、門型、十字型之連續壁,其轉角處之壁面最容易產生坍崩。尤其對砂質土應特別注意坍崩之問題,單元盡可能採用直線之掘削方式。
單元之長度越長,壁面越容易坍崩。在過去的案例中以4~10公尺最為常用。
伍、掘削放置時間
由於穩定液之皂土粒子在水中起電化反應,隨著時間而逐漸吸附沈澱,比重亦相對減小,將嚴重影響壁面穩定。
六、掘削深度
由於掘削深度越深,掘削放置時間越長,越容易造成坍崩。但在過去之案例裏,深度超過20公尺坍崩之案例並不多。
七、上載荷重及交通荷重與鄰近建築物之影響
施工各階段之工作載重均會影響壁面之安定,若工區緊鄰公路或鐵道,均應考量其對溝壁穩定之影響。
參、分析模式
穩定液之安全評估方法眾說紛紜,且影響穩定液安定性之相關因素又不勝枚舉,實難以作全面性之探討與評估。以下提出幾點較具共通性之評估原則簡述之。穩定液之所以有造壁性在於掘削開挖面上形成一種不透水膜,此膜介於穩定液與開挖背面之土與水之間。安全率之評估即採穩定液之液壓與不透水膜外土壓加水壓之比值,或採用土壤滑動力所導至的彎矩(Moment)與土壤滑動阻抗力所導至的彎矩(Moment)之比值。然而在掘削深度小於掘削寬度之區域,土壤之拱柱效應(Arching Effect)較為顯著,亦可考量土壤拱柱效應所提供之滑動阻抗成效。目前於日本較常用之安全率評估方法有(1) 半圓形滑動法(2) 三次元圓筒滑動法(3) Protodyakonov 法。
一、 半圓形滑動法
本法乃假設連續壁於開挖時,壁面崩壞的土塊形狀為楔形之半圓筒狀,土楔的底面為一以水平方向傾斜?角之平面。由於土壤之拱柱效應,壁面崩壞時僅此半圓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