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兴-豪情与生命的喟叹的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雅兴-豪情与生命的喟叹的论文.doc

  雅兴\豪情与生命的喟叹的论文 至唐末,扬州在人们印象中就是一座繁华之城、享乐之城、风月之城,充满物质化、世俗化倾向。宋仁宗庆历年间,欧阳修于城郊蜀冈兴建平山堂,将疏离红尘闹市,亲近山水自然,清静、清淡、清雅的精神形态与生活趣味带到扬州,客观上倡导了中国传统的雅士文化,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有助于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为脂香粉腻、珠翠满目的扬州城市意象平添了几许高情雅致。这种超越世俗之趣的文人雅兴,思想的根基在于对生命无常本质的深切体认。欧阳修、苏轼的两首平山堂词,既是对平山堂所指向的生命意趣的最好注脚,亦是对迷失在扬州城内滚滚红尘与滔滔物欲中的人们一记当头棒喝。这些文化遗产,对今天的城市文化建设仍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扬州;城市文化;欧阳修;苏轼;平山堂   中图分类号:g 127;i 222.8 文??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1-0087-06   自鲍照《芜城赋》名世,扬州即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热门题材。尤其是在6~9世纪的隋唐时期,这座城市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盐铁转运使等朝廷重要财政机构的设立,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扬州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经济、文化大都会。文人士子或游于扬、或宦于扬、或居于扬,写下大量歌咏扬州的诗篇。截至唐末,这些或优美、或轻艳、或凄怆的文本重重叠加,给世人勾勒出一个特定的、几乎是凝固不变的扬州城市意象,它强有力地左右着后来者对扬州的认识与期待: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扬州是一座繁华之城、享乐之城、风月之城,充满物质化、世俗化倾向。.沿及北宋,扬州虽已不复隋唐之盛,但仍是全国重要的商贸城市,“百州之迁徙贸易之人往还皆出其下,舟车南北,日夜灌输京师者,居天下十之七”,红袖满楼、笙歌满城的市井遗俗,亦绵延不变。然而,这样一座令大唐才子们心醉神迷的“欲望都市”,却似乎让崇尚清雅的宋人感到些许的不足,平山堂的修建及其在后世不断突显的文化意味,适足以构成对这种不足的一种弥补。   一、平山堂的修建与欧阳修对高情雅趣的追求   平山堂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春夏,其时欧阳修移知扬州不过数月。纵览古今,尽管他曾感叹“扬州无复似当年”,但作为江淮重镇、东南水陆交通枢纽,扬州的繁华热闹与穷僻的滁州相比自不可同日而语。经过3年滁州之贬后,走出仕宦低谷,来到这“红尘中第一等的富贵之地”,欧阳修当有苦尽甘来之感。可是,数百年灯红酒绿、歌舞不休的扬州,从来就不乏游宴享乐的场所,为什么欧阳修上任不久却偏偏如此急切地要在城外蜀冈上兴建这座平山堂呢?对此,他从来也没有做出过直接的说明。不过,《与韩忠献王稚圭》其八中的一段话,似乎提供了一些线索:   广陵尝得明公镇抚,民俗去思未远,幸遵遗矩,莫敢有逾。独平山堂占胜蜀冈,江南诸山一目千里,以至大明井、琼花二亭,此三者,拾公之遗,以继盛美尔。(大明并曰美泉亭,琼花曰无双亭。)这封书信作于皇祐元年(1049)颍州任上,信中表明,作为韩琦的继任者,自己的扬州之政可谓是萧规曹随,唯独平山堂是个例外。值得注意的是,欧阳修显然将平山堂的兴建作为自己引以为豪的重要政绩,向倾心敬仰的老上级、老战友汇报。可见,在欧阳修心中,平山堂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宴游之所。由于文献阙如,我们无法进一步分析欧阳修兴建平山堂的深刻动机,但是结合相关诗作及其在平山堂纳凉赏荷、传花饮酒的雅事,仍可清晰感知欧阳修身处扬州这座“世俗之城”所体现出的超越世俗之趣的文人雅兴。   作为一名内心丰富、情感细腻的文人,欧阳修也有他风流多情的一面,这从《醉翁琴趣外编》中那些令后人聚讼纷纭的艳情词中可见一斑。宋人笔记小说中流传的那些真真假假的佚闻,虽不能完全视为信史,但多少具有一定的真实性,青年时代的欧阳修确曾一度游饮无节,沉溺于声色歌舞。多年以后他回首往事,对这段放浪形骸的生活深致愧悔,在《答孙正之第二书》中他写道:   仆知道晚,三十以前尚好文华,嗜酒歌呼,知以为乐不知其非也。及后少识圣人之道,而悔其往咎,则已布出而不可追矣。圣人日“勿谓小恶为无伤”,言之可慎也如此。为仆计者,已无奈何,惟有力为善以自赎尔。   其实,即便是年少轻狂的时候,欧阳修也早已不满足于纯粹的物欲享乐,而向往更高层次的清雅之趣。初仕洛阳时期,他与 梅尧臣、尹洙等谈诗论文,迭相唱和;仿先贤故事,相互品题;揽山水之胜,听禅诵道论……“乘美景,远尘俗”,高情远趣,“无愧古昔”,实非世间“酒肉狂人”所能望尘。   移镇扬州时欧阳修已年过40,仕途沉浮的历练,自我修养的提升,身上的浮华之气早已凋落殆尽。可以想见,单纯的物质化、世俗化的扬州是无法让他满足的。因此,作为扬州的新主人,寻求或者创建新的休闲之所、休闲方式,便显得十分自然。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