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液压辅助元件;5.1 油管和管接头;种类;5.1.2 管接头; 卡套式管接头工作比较可靠,拆装方便。
其工作压力可达31.5 Mpa。
其缺点是卡套的制造工艺要求高,对连接的油管外径的几何精度要求也较高。
; (3)扩口式管接头。
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8 MPa。
(4)铰接式管接头。
使用压力可达31.5 MPa。
;2.橡胶软管的管接头;3.配管注意事项; (2)必须根据系统的最高压力选择管路的材料和壁厚以及管接头的形式。
(3)布管应整齐美观,管路尽可能短。平行或交叉的管路间须留有10 mm以上空隙,以便于拆装和防止振动。金属管连接时要留有伸缩余地。软管在连接时要防止受拉或受扭。
(4)弯曲金属管时,尽可能采用弯管器,使弯曲部分保持圆滑。
;5.2 过滤器;2.类型;类型;5.2.2 过滤器的主要性能指标;2.压降特性;3.纳垢容量;5.2.3 过滤器的选用与安装; 选用过滤器时,要考虑下列几点。
(1)过滤精度应满足预定要求。
(2)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足够的通流能力。
; (3)滤芯具有足够的强度,不因液压的作用而损坏。
(4)滤芯抗腐蚀性能好,能在规定的温度下持久地工作。
(5)滤芯清洗或更换简便。
;2.安装;5.3 密封元件; (3)抗腐蚀能力强,不易老化,工作寿命长,耐磨性好,磨损后在一定程度上能自动补偿。
(4)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价格低廉。
;5.3.2 密封元件的类型和特点;2.O形圈密封;3.唇形密封圈;图5-8 唇形密封圈的工作原理; 图5-9 小Y形密封圈;4.组合式密封装置;5.4 蓄能器;2.缓和液压冲击和吸收脉动;5.4.2 蓄能器的结构;图5-14 气囊式蓄能器1—螺盖;2—压帽;3—充气阀;4—壳体;5—气囊;6—托阀;7—阀座;5.4.3 蓄能器使用和安装; (2)不同的蓄能器各有其适用的工作范围。例如,皮囊式蓄能器的皮囊强度不高,不能承受很大的压力波动,且只能在-20~70℃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3)气囊式蓄能器原则上应垂直安装(油口向下),只有在空间位置受限制时才允许倾斜或水平安装。; (4)装在管路上的蓄能器须用支板或支架固定。
(5)蓄能器与管路系统之间应安装截止阀,供充气、检修时使用。蓄???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单向阀,防止液压泵停车时蓄能器内储存的压力油液倒流。
;5.5 油箱及压力表辅件;图5-15 油箱1—吸油管;2—滤油网;3—盖;4—回油管;5—上盖;6—油位计;7,9—隔板;8—放油阀;5.5.2 油箱设计及注意事项;2.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2)泵的吸油管上应安装100~200目的网式过滤器,过滤器与箱底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 mm,过滤器不得露出油面,防止泵卷吸空气产生噪声。系统的回油管要插入油面以下,防止回油冲溅产生气泡。; (3)吸油管与回油管应隔开,二者间的距离尽量远些,应当用几块隔板隔开,以增加油液的循环距离,使油液中的污物和气泡充分沉淀或析出。隔板高度一般取油面高度的3/4。
; (4)防污密封。
(5)油箱底部应有坡度,箱底与地面间应有一定距离,箱底最低处要设置放油塞。
(6)油箱内壁表面要做专门处理。
;5.5.3 压力表辅件;2.按被测压力大小分;3.按仪表准确度分;本章小结; 它们对系统的性能、效率、温升、噪声和使用寿命的影响不亚于液压元件本身,因此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液压辅件的结构原理,熟知其使用方法及适用场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