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节 石榴石(Garnet);一、概 述 ;二、石榴石的基本性质 ;名 称;2.晶系及结晶习性
等轴晶系;常具有完好晶形,常见晶形有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六八面体及其聚形。晶面上常有聚形纹。砂矿中常见浑圆状砾石。;四角三八面体;3.光学性质
颜色:除蓝色外的各种颜色几乎均有出现。与广泛的类质同象替代有密切联系。常见颜色如下:
红色系列:红、粉红、紫红、橙红等
黄色系列:黄、橘黄、蜜黄、褐黄等
绿色系列:翠绿、橄榄绿、黄绿等;;光泽及透明度:玻璃光泽~亚金刚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透明,少数为半透明。
光性:均质体,常出现异常消光(应力或类质同象替代引起的晶格变动),特别是镁铝榴石—铁铝榴石系列。
折射率:随成分变化,无双折率。铝系列的在1.710~1.830之间,钙系列在1.734~1.940之间。;无多色性。
荧光:石榴石族矿物特别是宝石级的石榴石在紫外光下为惰性。这是石榴石有别于其它红色宝石的特征之一。
吸收光谱:不同品种差别较大。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变色效应和猫眼效应。
-星光效应稀少,常为四射星光(110°、70°斜交,或正交),偶见六射星光。有时正交的四射和六射星光可同时出现在球形石榴石表面。
-镁铝榴石、镁铝-锰铝榴石常出现变色效应,日光下蓝绿色而白炽灯下成酒红或红紫色。富含Mn、Fe、V3+及微量Cr。V3+是导致变色的最主要原因。;;镁铝榴石的变色效应 ;锰铝榴石猫眼及内部包体;4.力学性质
解理:常不发育,个别品种可有{110}方向的不完全解理,断口为参差状。
密度:3.50~4.30g/cm3,与折射率成正比。
摩氏硬度:7~8
5.产状
石榴石族的矿物在地壳中产出普遍,常以晶体形式产于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带中,也可作为幔源包体产于各种超基性岩中。或呈卵石状产于冲积层中。
不同品种的产出特点略有差异。 ;三、常见品种;镁铝榴石的变色效应 ;2. 铁铝榴石;三组金红石针 ;铁铝榴石 ;3.锰铝榴石;锰铝榴石猫眼及内部包体; 钙榴石系列最常见的一种石榴石,成分为Ca3Al2(SiO4)3,Al3+和Fe3+形成完全类质同象,当前者数量大于后者时称为钙铝榴石。主要品种如下:
①铁钙铝榴石(商业称“桂榴石”):Ca2+被Fe2+取代,即(Ca,Fe)3 Al2(SiO4)3,Fe3+致色。
②铬钒钙铝榴石:由钒和铬致色。
③钙铝榴石集合体:由中~粗粒的绿色和白色钙铝榴石组成的多晶集合体,外观与浅绿色翡翠相似,但色斑为点状,折射率1.74,相对密度3.6,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变橙-红色。市场上主要是这种钙铝榴石,而不是水钙铝榴石。
④水钙铝榴石: Ca3Al2(SiO4)3-x(OH)4x,块状集合体,有绿色、粉红色、灰白色等,常不均匀,绿色由Cr致色,粉红色由Mn致色。;名称;钙铝榴石颜色品种(包括乳白色);铬钒钙铝榴石2.78ct/12800;水钙铝榴石;钙铝榴石猫眼及内部包体;5、钙铁榴石;1.02ct/500;翠榴石中的纤维状石棉及马尾丝状包体 ;一种罕见矿物,与铬铁矿及蛇纹石共生,颜色呈深绿、翠绿色,似祖母绿色。常呈菱形十二面体小晶体,颗粒太小,难以琢磨成宝石,一般以晶簇标本为主,主要用作观赏、装饰和收藏品。最著名的产地为芬兰奥托孔普,其他产地还有挪威、俄罗斯、南非、加拿大等。 ;四、与相似宝石的鉴别;名称;名称 ;(3)绿色系列
与翠榴石相似的宝石主要是绿色锆石、榍石、铬透辉石和祖母绿。尽管它们在颜色上十分相似,但彼此之间的折射率、双折射率、光性、光谱不同,容易区别。绿色锆石、榍石具有明显的双折射现象,此外翠榴石有特征的“马尾状包裹体”以及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变红的特征。 ;五、石榴石的拼合及其鉴别;二层石的拼合缝;红圈(环)效应;石榴石和玻璃的光泽不同;石榴石与玻璃结合处有气泡;六、石榴石的质量评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