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线通信工程设计(移动通信工程设计); 前 言;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知识和技能;第一部分:无线通信工程;1、无线通信系统组成及技术规范;1.1无线通信频谱及电波传播;无线电频谱及波段划分;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电波传播方式(1);电波传播方式(2);电波传播方式(3);电波传播方式(4);电波传播方式(小结);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研究(1);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研究(2);1.2无线通信系统组成;1.3无线通信系统性能指标;1.3.1工作频段及频谱安排;1.3.2传输距离和传输方式;1.3.3传输容量和信道速率;1.3.4主要传输质量指标(1);1.3.4主要传输质量指标(2);双向通信需要一定的双式制式。
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双工制式有两种:
频分双工( 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时分双工( TDD,Time Division Duplex);FDD与TDD的主要特点:
对于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
FDD使用两个不同的频率(信道);
TDD使用同一频率,但收发在不同的时隙完成。
FDD系统收发频段之间存在一个保护频段(收发间隔),以防止邻近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产生相互干扰;
TDD系统不需要成对的收发频率,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且更适应数据通信等非对称业务的发展。
双工方式一般与多址方式统一考虑。
如GSM系统:FDD/TDMA(频分双工/时分多址);1.3.6调制和解调;1.3.7编码;1.3.8发送功率 ;1.3.9供电方式;1.3.10环境条件要求;可靠性指标:描述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失效率λ:单位时间内由正常工作转为失效的概率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T:T=1/λ
可靠度p:无故障工作的概率,p=e-λt
可用率P:P=t工作/(t工作+t中断)
无线通信的特点特别是无线电波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包括设备可靠性和传播可靠性两个方面。
可以通过选用高可靠性元件或采取设备备份措施来提高设备可靠性;通过在系统传播能力上留出余量、采用抗信道衰落技术、采取波道备份措施等手段提高传播可靠性。
既有系统设计问题,也有工程设计问题。;1.4无线通信系统技术体制制定原则(1) ;1.4无线通信系统技术体制制定原则(2) ;无线通信技术规范的作用及核心规范内容
由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必须制定无线通信技术规范,这是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基础。
通过制定规范,才能较好地解决无线频谱的合理利用、无线系统的干扰协调、无线用户的入网接口、无线设备的跨域漫游等技术问题。
无线通信技术规范的核心,是无线传输技术(空中接口技术)和无线入网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规范国际标准由国际电联(ITU)制定,地区性标准主要有欧洲标准、北美标准和日本标准,我国的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和部门标准。
我国通信标准化工作简介
1999年以来,相继成立了无线通信、IP与多媒体通信、传送网与接入网、网络管理、网络与交换、通信电源产品6个标准研究组。
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CWTS)对应ITU研究组ITU-R,下设4个工作组和1个任务组。
CWTS于1999年5月正式加入了3GPP和3GPP2,成为其中的一个组织伙伴。
3GPP:制定以GSM核心网为基础、UTRA(FDD为WCDMA、TDD为TD-CDMA)为无线接口的3G技术规范。
3GPP2:制定以ANSI-41核心网为基础、cdma2000为无线接口的3G技术规范。;无线电法规及频谱规划管理
世界各国对无线电管理和无线频谱规划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我国无线电管理法规由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无委会)制定,并作为国家行政法规颁布。
无线频谱的使用由国家无委会统一规划,并实行许可证制度。
根据无线通信业务不同,无线频谱规划包括广播电视、射电天文、雷达定位、民用通信、军用通信等。
无线频谱规划中允许不同业务共享某个频段,但在技术和管理上要做好协调。;2、无线通信信道;2.1.1无线通信信道分类;2.1.2无线通信信道指标;2.1.3无线传播信道模型;2.2自由空间传播;2.3地面视距传播;吸收衰减:主要发生在高频段
雨雾衰减:限制高频段微波传播距离的主要因素
大气折射
大气折射率变化引起电波传播方向发生弯曲现象。
有利于电波的超视距传播,也会产生多径衰落。
地球等效半径的概念
大气折射对电波传播影响,在工程上通常用“地球等效半径”来表征,即认为电波依然按直线方向行进,只是地球的实际半径R(6370km)变成了等效半径Re=kR,k为地球等效半径系数k。
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k=4/3,Re=8500km。
电波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与天线高度的关系
标准大气折射情况:d=4.12(√h1+√h2)
不考虑大气折射的有利影响:d=3.57(√h1+√h2);2.3.3地面效应对视距传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