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80后_与网络_文学批评的双重阻隔.pdfVIP

_80后_与网络_文学批评的双重阻隔.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80后_与网络_文学批评的双重阻隔.pdf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南方文坛 批评论坛 4 2010 “80 后”与网络:文学批评的双重阻隔 江 冰 传 统文学批评家是否可以批评网络文学,这是 一个似是而非的话题,因为这里涉及批评的 权利、能力、态度等等问题,但它又是一个有 意思的话题。假如我们不是一下子就陷入理论辨析语境 的话,那么,在讨论的过程中将会涉及当前文学批评界 的一个相当现实也相当急迫的问题,因为它已关乎生存 关乎信赖关乎文学的未来发展。我以为,讲无法批评不 免武断,因为就是无法进入的批评依然成立,还可能是 另外一种言说。讲难以面对难以进入可能是更有弹性的 一种判断,因为在传统文学批评家与网络文学之间肯定 有阻隔有难以沟通之处。在我看来,“80 后”与网络这两 个关键词就构成了难以否认的双重阻隔。 一、“80 后”:代际差异导致文化空间的阻隔 我 2004 年开始进入“80 后”文学研究,最初写文章 时曾经引用过一个故事:一位女博士觉得在她的周围好 男人都成家了,于是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网恋,三个月 终于找到了一个她心目中最优秀的男人,他无事不晓对 答如流,且与她情投意合。网恋最后结果是要见面的,她 决定在全城最好的咖啡厅约见这位白马王子。结果,准 时出现的却是一位初二小男生。他说,姐姐,对于你的任 何问题,我都可以在三秒内用 google 找出答案。那个女 博士哭笑不得,无可奈何之下让他点了最好的咖啡。喝 完咖啡以后,小男生拜拜走人。女博士感慨地说:他身处 网络之时学富五车,他离开网络之时却是一张白纸。当 时我写作的引用动机是为了说明“80 后”一旦离开网 络,他们并没有拥有什么,网络仅仅是他们获得知识的 工具。但是当课题进入到第二年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 的判断是错误的。其实“80 后”在网络获得信息的同时, 也获得了观察了解这个世界的多重视角。更为重要的是 获得一种自由共享的精神,包括对权威的消解,包括一 种后现代态度,包括一种对生活这样那样多方位的选 择。 第二个例子是我研究的当代文学史的一个现象的 发现。1980 年代中期,中国音乐学院学作曲的学生刘索 拉,写了一篇小说《你别无选择》颇有影响,随后徐星发 表了《无主题变奏》,上海作家陈村又写了《一个与七 个》,相近创作倾向的还有陈建功的《卷毛》、刘西鸿的 《你不能改变我》、刘毅然的《摇滚青年》。我当时认为一 个文学流派的雏形出现了,并将其命名为“骚动与选择 的一代”。这是 80 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青春写作,可以 说是一个亚文化的现象。但是,这种青春写作现象两年 后就消失了。我在一本文学史里写过一章,试图记录这 一短暂的文学现象,审稿时被出版社删除了,他们认为 这个不值得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不值得进入我们文学 史研究的视野,因为它还不能构成一种现象。到了 2004 年,进入“80 后”文学之后,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就是网络流行词的流行时间基本上只有两个月,很少超 过三个月,但是“80 后”这个词流行的时间非常长,为什 么会这样呢?从 2004 年 2 月,北京少女作家春树登上了 《时代周刊》的封面,是我们主流社会第一次很庄重地看 到“80 后”这个词,但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媒体对“80 后”基本上都是以批判为主,最早的消息是“80 后”叛逆 成风,他们发育比较早,所以犯罪的比较多,“80 后”的 心理比较有问题,但 2007 年后主流媒体的态度变化很 快,从包容接受到赞扬,过程时间不长。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情况呢?后来我意识到“网络”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 从亚文化这个角度来说,从前的青年亚文化表现也在承 受批判,年轻人戴蛤蟆镜、穿着喇叭裤、听流行音乐也是 主流社会质疑批判的,这些东西往往难以形成气候,为 时不久,无疾而终,为什么呢? 也许伯明翰学派对亚文化的研究的三个关键词可 以帮助我们理解,第一个是抵抗,第二个是风格,第三个 是收编。抵抗,所有的亚文化对主流社会都有一种抵抗, 我要把牛仔裤搞破就是一种抵抗,抵抗整洁庄重的传 统;第二是风格,我要形成我独特的风格,这就是我亚文 化的标志;第三是收编,商品社会和意识形态对青年亚 文化的收编。富有意味的是,今天这个收编的过程比从 前缩短了很多,为什么呢?因为网络,从前亚文化的支持 者人群比较少,而到了今天这个网络的时代,出现了“网 络的一代”,按照我们对网络的概念就是 1985—1994 年 出生的一代人,因为,1984 年之前的对网络的接触还没 有达到完全的数字化环境。“网络的一代”成长于网络, 网络是他们名副其实的“第二生存空间”。于是,这一代 26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南方文坛 批评论坛 2010 4 人全部拥有相近的价值观念,相近的认知方式,相近的 知识结构。当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孩子,我们年轻的同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