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_始末_纪念_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_80周年.pdf

_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_始末_纪念_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_80周年.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_始末_纪念_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_80周年.pdf

辉煌的历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60 年 341 “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始末 ——纪念《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80 周年∗ 李曾中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一、斯文·赫定与他的第四次中国探险:“十九条协议的签订” 斯文·赫定(Sven Hedin)是瑞典和世界著名的地理学家、考古学家和探险家,他的一 生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中国人民有着不解之缘。 1926年冬天,在得到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资助后,他率领一支“远征队”再次踏上中国 大地。一开始,赫定并没有意识到“五四”运动后形成的中国知识界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民 族精神与科学、民主思想,忽略了十余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 当他来到古都北京,通过曾任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等人的撮 合,他的考察计划顺利地得到了当时北洋政府的批准。按照此协议,中国只能派两位科学家 随团同行,并负责与地方政府进行联系,一年后必须返回。考察物品亦按照过去的惯例,首 先运往国外进行研究。 1927年初协议传出后,全国舆论大哗。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又正处在北阀战争高 潮中的中国人民再也不能忍受了。中国知识界再次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3 月 5 日,北京各 学术团体在北京大学三院研究所开会讨论对策,决定成立“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并发表宣言, 提出“六项原则”,明确指出: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考察,“应有相当契约,以不侵犯主权,不 损失国体为原则,否则应陈请政府绝对禁止之”。 面对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的强烈反对,北洋政府不得不转告斯文·赫定: “眼下的行动绝不仅是科学界单纯地反对我们的探险,而是一场旨在反对政府的学生运动”。 “您与您的整个探险队将面临从包头被强制遣回北京的风险”,“如果反对组织变得更加激愤 的话,现政府出于自己的考虑也将撤回 1月 1日签发的旅行许可证”。斯文·赫定在中国舆论 与中国政府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坐下来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进行谈判。经与北京大学刘半 农教授等人的多次商谈,反复磋商,终于在 1927年 4月 26日签订了“十九条合作办法”(以 下简称“十九条”)。现列“十九条”中重要的几条条款如下: 第一条:本协会为考察西北科学事务,容纳斯文·赫定博士之协助。特组西北科学考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3-SW-349)。 辉煌的历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60 年 342 察团。 第二条:本协会特组西北科学考察团理事会。依据本合作办法,监察并指挥该团进行一 切事务。 第十条:凡直接或间接对于中国国防国权上有关系之事物,一概不得考察。如有违反者, 应责成中国团长随时制止。 第十九条:本办法,附有英文译本一份。应以中文为准。 “十九条”对于考察团人员组成、团长职责、经费来源、往返路线、考察期限、考察内 容、资料、照片、挖掘物的处理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如:设中方团长一人,外方团长一人, 外方团长由斯文·赫定担任,中外团员人数基本对等,等等。刘半农教授戏称“十九条”是 “翻过来的不平等条约”。有媒体则评论道:“尤有一精彩之处,即该协议之解释,须依中文 为准,开我国与外国人订约之新纪元,当此高唱取消不平等条约之秋,望我外交当局一仿行 之”。 “十九条”协议的签订,是我国人民群众及知识界团结斗争的结果,也是斯文·赫定忠 于全人类科学事业,与那些掠夺他国财宝、文物的帝国主义分子有着本质差别的产物,“十九 条”协议的达成,彻底结束了外国人在中国可以随意掠夺历史文物及宝藏的历史,也是斯 文· 赫定此次到中国进行科学考察能够取得巨大成绩,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因此,“十九条 协议”的签订,在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巨大的历史和政治意义,它成为了近代史 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在科学技术上进行真诚合作取得互利、双赢的光辉范例。 二、艰难的历程,光辉的成果 1927年 5月 9日,大部分中国团员在中方团长徐炳昶教授率领下,从北京的西直门火车 站(即现在的北京北站)出发,乘平绥铁路直达包头。当天出发的有徐炳昶团长为首的中国 团员 9人,斯文·赫定团长、郝默尔医生(瑞典人,随团医生兼做人种学、动植物采集)及 3名采集员,1名仆人。其他外国团员已先期到达包头,袁复礼因事推到 12日出发。搭考察 团专车同去包头的还有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和他带领的 5名学生,其中 1名为日本留学生。5 月 10日,大队到达包头,在包头办理各种手续,筹备物资,并对包头周围进行考察。5月 20 日,自包头向北出发,雇用骆驼 232匹,驼夫 20多人,载运行李、食品、仪器 40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