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现当代文学先锋_民间_底层_莫言.pdf

【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现当代文学先锋_民间_底层_莫言.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祥旭考研辅导】中国现当代文学先锋_民间_底层_莫言.pdf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2007 2 杨 庆祥: 莫言老师您好 , 非常荣幸能在人民大学 和您就当代小说创作和批评的一些问题进行 交流。从 2005 年底, 程光炜教授在人民大学给 我们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开了一 门“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的课程 , 在程光炜教授看来 , 重 返八十年代文学“不是回到一 些 研 究 者 所 总 结 的 关 于 它 的 若干结论 , 也不是回到某些形 式 化 、仪 式 化 的 口 号 , 主 要 是 回 到 八 十 年 代 文 学 所 提 出 的 我 们 至 今 尚 未 解 决 的 问 题 上 去”。作为八十年代以来最重 要的小说家之一 , 您以及您的 作 品 自 然 也 成 了 我 们 观 察 和 讨 论 的 重 要 对 象 。 在 此 过 程 中 , 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 比 如先锋小说的发生、民间与底 层、创作与批评的关系等等 , 在这里提出来 , 一方面希望您能“解惑”, 另一方面也借 此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些有意思的话题。 我们还是从您的创作谈起吧, 今天的文学史研究有 个不好的倾向 , 就是把八十年代文学简单化了 , 好像通 过一个“思想解放”运动, 我们一步就从七十年代跨越到 了八十年代 , 实际上八十年代 文学充满了多种可能、多样选 择 , 是一系列力量斗争、较量、 妥协的结果。具体到当时的您 的创作 , 我 们 注 意 到 在 1985 年 之 前 您 的 很 多 作 品 还 没 有 什么“先锋性”, 但是从 1985 年开始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 , 比如写出了《透明的红萝卜》、 《红高粱》等被命名为“先锋文 学”的 小 说 , 您 觉 得 是 哪 些 因 素导致了您的这种变化? 它和 当时的意识形态、文学成规、 莫言与新时期文学 主 持 人: 程光炜 王德领 李建立 主持人的话 : 作为二十年来中国先锋文学的亲历者和最重要的的小说家之一 , 莫言的创作经历了“先锋文学”由踊 跃探索到回到写作自觉的历史性过程。在今天 , 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 , 重新考察作家怎样解读“先锋性”、“民间”和“底 层”等一些在“先锋文学”历史建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批评概念 , 如何看待外国文学经典文本对作家生活经验所存在的 遮蔽或激活的因素 , 以及如何认识“批评”与“创作”的多层关系等 , 显然更有利于反思、讨论而不是简单认同文学史已经 得出的那些结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 作家漫长创作生涯中的“偶然事件”和“个人记忆”虽然不能不加怀疑地全部纳入 研究中来 , 却可以弥补文学史有时侯过于概念化、知识化的遗憾 , 使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 , 能强化自身的某种“在场感”, 避免与作家具体创作出现明显的剥离。利用著名小说家莫言来人民大学演讲之际 , 我们事先提出一些问题 , 他对此做了 积极的对话 , 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写作故事”和其他“文学史史料”。这种对话 , 有助于人们再次回到那个“文学年 代”, 进一步认识作家创作与文学批评之间的秘密协议 , 包括他的回忆对文学史的部分改写 , 以历史的同情的态度冷静 认识文学史生成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性。 先锋·民间·底层 时间: 2006 年 12 月 26 日 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人物: 莫言( 作家) 杨庆祥(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2006 级博士生) 莫 言 南方文坛 0 ·1 对话笔记 68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2007 2 翻译文学甚至文学教育有什么内在的关联? 莫言: 我的创作是有几个阶段的, 1984 年考入解放 军艺术学院之前我已经发表过十几个短篇小说, 这些作 品大都是模仿之作。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读者揭发 我早期的《售棉大道》和《民间音乐》是“抄袭”来的 ,《民 间音乐》“抄”自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 之歌》,《售棉大道》“抄”自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的《南方 高速公路》, 这个事情实际上我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坦 白”了 , 后来也一再自我招供。我在讲课的时候多次谈 到 , 几乎没有人是一下子就会写出很成熟的作品 , 大多 数作家刚开始时都是模仿 , 包括我们伟大的鲁迅 , 他的 好几部作品都可以找到模仿的原本。我的《售棉大路》是 一部模仿之作, 说“抄袭”似乎严重了些。这算不上多大 的耻辱, 当然也绝对不是光荣。 写《售棉大路》之前 , 我已经发表了三个短篇小说 , 那是很“白洋淀”的作品 , 当时我在保定当兵 , 对孙犁心 向往之。尽管已经开始发表作品, 但是一直找不到语言 感觉。构思时想得很好, 但写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 连自 己都觉得假。怎样才能摆脱学生腔调, 使写出来的东西 有说服力? 后来我慢慢地悟到实际上就是要找到一种语 感, 找到语感, 几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