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配套教案:第1章概述.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配套教案:第1章概述

第一章 翻译概述(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1. 1 翻译的定义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 用一种等值的语言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 ● 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 是译者设法将一种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翻译: ● 涉及两种语言,是一种语言社会 实践活动,既有跨文化性,又有交际性; ● 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科学。 刘重德教授给翻译的定义: “ Translation is a science. Translation is an art. Translation is a craft. Translation is a skill. Translation is an operation. Translation is a language activity. Translation is communicating. ” 翻译能开发我们的智力、活跃我们的思想、丰富我们的语言、开阔我们的视野,从别的语言中摄取对我们有益的成份。 通过翻译,才能把语言文化、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发展阶段。 1. 2 翻译史简介 (Brief Account of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很早以前就开始了相互交流。 ● 张骞出使西域; ● 玄奘西游印度; ●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 郑和下西洋; …… 中国翻译(五四运动之前)的三次高潮: ● 从东汉至唐宋——佛经翻译; ●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 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后——西学翻译。 佛经翻译是我国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提出了 “意译直译,圆满饱和”、“直译意译兼顾” 的翻译方法并形成一种清新朴质、整严凝重的独特风格。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对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和思想进步是一次重要的推动。 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特(别在19世纪后半期)的西学翻译,带来了翻译的繁荣,出版了大批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学术图书。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的重点开始转向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是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历史的发端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翻译流派和风格。在翻译作风上,大多数译者严谨求实、独具风格,在翻译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 解放至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可谓第四次翻译高潮,这是全球信息化时代来临的结果。 翻译界面临两大挑战: ● 在运用新思维改进翻译理念、翻译方法,注重段落语篇的技能翻译; ● 在努力探索利用计算机、语料库、网络工具进行快速、精确有效的语码智能翻译,挑战必将会给翻译带来一个崭新的未来。 1. 3 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议 (Controversy on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关于翻译的标准的不同看法和定义: 我国大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 “信达雅” 的翻译标准,在我国翻译史上独具意义,给后代的译界以有益的启发,在翻译界最具影响力、典范性,甚至成了中国人翻译西方语言文字的准绳。 傅雷以效果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鲁迅主张“宁信而毋顺”,译作“力求其易解”并“保持着原作的丰姿” 。 茅盾喜欢忠实地传达原作的信息内容,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译文明白畅达。 钱钟书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瞿秋白主张在翻译中大胆地运用新的表现方式方法,新的字眼,新的句法。 刘重德提出了“信达切”的标准。 谭载喜提出了翻译的“东张西望”法和译学内容的“瞻前顾后”法。 无论是“信达切”、“信达贴”、“信达化”、“神似”、“化境”还是“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化’”、“翻译必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等等,都以期修补、更新、完善我国大翻译家严复提出来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可始终没有哪一种新提法能取而代之。因为“信、达、雅”言简意赅,主次突出,全面系统,完整统一。 “信、达、雅” 这条标准看来简单,真正在实践中发现很难做到,常会遇到顾此失彼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这条标准仍具有相对的意义。就是自己的作品很难令人满意,更何况是翻译,永远不会十全十美。 要达到完全的“信、达、雅” 或 “等值(效果)” 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理想或愿望。能达七八成或八九成之忠实,已是十分的不错了。因为任何一种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