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伦.坡和朗费罗文案始末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爱伦.坡和朗费罗文案始末探究

爱伦·坡与朗费罗文案始末探究 柳士军 (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江苏,215123 ) 摘要: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段“矮化朗费罗之战”文案一直吸引研究者的关注:爱伦·坡撰文批评朗费罗诗歌多存抄袭,没有新、奇等创新性,而朗费罗对此一直保持沉默。由于他们两者诗歌理念、生活状况、自身修养等存在差异,这种“战争”持续半年,一直没有任何结果。时至今日,可以用拟译与隐性翻译来解决他们存在是否抄袭对决的论争。 关键词:矮化朗费罗之战;爱伦·坡;拟译;隐性翻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在19世纪美国诗歌史上有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存在两种诗歌走向的争论:诗歌到底走向本土化还是国际化,前者认为诗歌多创造一些有关美国的风景,民族的情感,本土的传统,当地的风流传奇,当代的现实生活;欧文、库珀、朗费罗等代表后者要求拓宽诗歌的域外视野,培养读者关注国外的兴趣,诗歌的主题一般是国外的、世界性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外来的翻译。朗费罗在1847年的他的日记中如此写道:“一个民族的文学应该是民族的特色的表达,我们要拥抱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苏格兰、爱尔兰的文学,我们的文学现在、将来要成为这些文学的复合体,无论是谁学习具有这些国家的特色就会成为我们民族的真正的作家。”[1]朗费罗的要旨就是结合国内的创作面向国际,扎根在美国的土地上吸取他国的文学精华。朗费罗也亲自以美国为背景带头创作,翻译和改写欧洲文学开阔了美国人的视野。当朗费罗声誉鹊起,名扬国内外之时,不可避免的遭到国内一些具有诗歌本土化倾向的诗人的批评,爱伦·坡是其中之一。 爱伦·坡提倡建立美国独立的文学,拒绝外来因素,反对不求创新。由于当时美国文学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作家都将欧洲尤其是英国作家的作品奉为圭皋,国内那些模仿附庸、因袭他人的作家就必定要成为爱伦·坡公然批判的对象。爱伦·坡写过大量指名道姓的批评文章,结果在文学圈子内四处树敌,使他本来就不好过的日子更加难过,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文案就是“矮化朗费罗之战”(Little Longfellow War)?? 二 文案的缘起 罗昔明先生在《外国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论作为民族文学建构者的爱伦·坡》一文中将“Little Longfellow War”翻译成“朗费罗的小战争”是值得商榷的,毕竟在美国文学史上这一段文案主要是由爱伦·坡主导的一次对朗费罗的批判,而批评的目的超过了一般文学讨论,上升到侮辱对方人格的高度。就这一点来看“little”理解为“矮化”会更确切一些。 “矮化朗费罗之战”是指爱伦·坡指责朗费罗的抄袭,在当时文坛引起极大的轰动。此时的朗费罗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大作家,“那些深受欢迎的诗人中,朗费罗是最纯朴可爱的,其他的诗人也许比他更伟大,我们或许会更崇敬他们,并为那些诗人举办更多的学术研究会,但是当我们闲暇的时候,或是当我们困乏、忧郁或生病的时候,我们不会去欣赏莎士比亚、但丁、弥尔顿、荷马或是维吉尔的作品,我们都会去吟咏朗费罗的诗句。”[2]人们对朗费罗的认可直接结果就是难以接受爱伦·坡的批评,无论是朗费罗时代的还是当代的学者们都开始重新审视朗费罗的作品。最终结果是读者与批评家都开始怀疑爱伦·坡的最初动机,因为在美国首先承认朗费罗创作的天赋也是爱伦·坡,指责朗费罗的诗歌有时候“写的脆弱,有时候为了说教而歪曲,毫无疑问都是模仿的”依然是爱伦·坡,颇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味。 1839年10月,坡在《伯顿绅士杂志》上发表《亥伯龙神: 一种罗曼司》一文指责朗费罗的叙事长诗《亥伯龙神》“不敢从事健康的民族文学事业,对此,我们深感愤怒”。随后,爱伦·坡对朗费罗的指责是在阅读《夜吟集》(Voices of the Night)之后,他将朗费罗的《旧岁子夜弥撒曲》(Midnight Mass for the dying Year)与丁尼生的《逝去的一年》(the death of the old year)相比较,并指出:“这种抄袭是非常的明显不会发生判断错误,简直是最残暴的文学版权的践踏。”[3]最终引起的所谓的“矮化朗费罗之战”笔墨官司的是爱伦·坡对朗费罗编著的诗集《流浪者》(the Waif)的评论。 《流浪者》是朗费罗编辑自己非常喜欢的诗人的一部诗歌集,选有布朗宁、雪莱、赫里克等人的作品,1858年出版。《流浪者》由50首诗歌组成,其中17首是匿名的,总序是朗费罗所写。这部诗集得到爱伦·坡的非常好的评价,评论文章发在《纽约镜像晚报》(New York Evening Mirrior),时间是1845年1月13-14日。爱伦·坡认为《流浪者》诗集的序文是最有价值的部分。除了赞誉之外,爱伦·坡批评《流浪者》尽管充满了诗歌的美,但是诗集依然留下很多道德的说教,凡是与朗费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