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便利店带热餐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注意事项
便利店带热餐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注意事项
我司属于何种食品经营主体业态?
我司经营模式类似于7-11,北京食药监朝阳分局认为应按风险等级高的餐饮服务经营者,我个人认为如果我司餐饮经营面积比微型餐饮6 m2 小,则我司应属于食品销售经营者(便利店)。
法律依据是《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试行)》
第九条食品经营主体业态分为食品销售经营者、餐饮服务经营者、单位食堂。食品销售经营者,经营形式包括商场超市、便利店、食杂店、食品贸易商、食品自动售货销售商、网络食品销售商。
食品销售经营者申请多种食品销售经营形式的,按照一种形式归类。食品经营者以店铺形式零售食品的,按照商场超市、便利店、食杂店归类。食品经营者的经营场所仅作为经营管理场所的,按照食品贸易商、食品自动售货销售商、网络食品销售商归类。
餐饮服务经营者,经营形式包括特大型餐饮、大型餐饮、中型餐饮、小型餐饮、微型餐饮、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其中特大型餐饮、大型餐饮、中型餐饮、小型餐饮、微型餐饮属于普通餐饮。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食品销售经营者:指仅从事食品销售经营项目,或者以食品销售经营项目为主,食品制售经营项目为辅,且经营食品制售的区域面积不超过食品经营区域总面积的30%的食品经营者。
(四)便利店,指以自选式或与柜台式相结合方式销售食品,收银台统一结算货款,有明显统一连锁品牌形象,经营方式以零售为主的一种经营形式。便利店的食品经营区域面积小于200 m2。
(七)普通餐饮:指有固定经营场所,通过即时加工、制作、销售食品,并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性劳动的经营方式。其中特大型餐饮: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为3000 m2以上;大型餐饮: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为500~3000 m2(不含500 m2,含3000 m2);中型餐饮: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为150~500 m2(不含150 m2,含500 m2);小型餐饮: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为20~150 m2(不含20 m2,含150 m2);微型餐饮: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为6~20 m2(含6 m2,含20 m2)。
我司申请的食品经营项目应为什么?
法律依据《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管??办法(试行)》
第十条 食品经营项目分为:
(一)预包装食品销售,含冷藏冷冻食品或不含冷藏冷冻食品。
(二)散装食品销售,含冷藏冷冻食品或不含冷藏冷冻食品、含熟食或不含熟食。
(四)其他类食品销售。
(五)热食类食品制售;热食类食品制售,限主食制品、熟肉制品、豆制品、糖果制品;热食类食品制售,限半成品形式。
(六)冷食类食品制售;冷食类食品制售,限蔬果拼盘;冷食类食品制售,限半成品形式。
(一)、(二)、(三)、(四)为食品销售经营项目,应符合《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试行)》第三章要求。
(五)、(六)、(七)、(八)、(九)、(十)为食品制售经营项目,应符合《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试行)》第四章要求。
第四章 食品制售的许可审查要求
第三十一条 申请热食类食品制售,许可审查应当符合本章第一节一般要求。
申请冷食类食品制售、生食类食品制售及糕点类食品制售、自制饮品制售的,许可审查除应当符合本章第一节一般要求外,还应当符合本章第二节的相应规定。
其他类食品制售许可审查应当符合本章第一节一般要求的相应规定,具体品种应当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执行,并明确标注。
第一节 一般要求
第三十二条 加工经营场所应当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与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保持一定距离。
第三十三条 应当设置与制售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粗(初)加工、切配、烹调、面点制作以及餐用具清洗消毒、备(分)餐等加工操作场所。有与制售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等设施设备,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场所内禁止设立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
加工经营场所面积比例,根据经营品种、数量及食品安全风险高低等因素确定(具体执行标准参照附件2)。
第三十四条 食品处理区应当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加工制作、成品供应的顺序合理布局,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第三十五条 食品制售活动宜将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通过明厨亮灶方式进行展示。
第三十六条 食品处理区地面应当无毒、无异味、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
第三十七条 食品处理区墙壁应当采用无毒、无异味、平滑、不易积垢、易清洗的材料制成。
第三十八条 食品处理区门、窗应当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材料制作,并能有效通风、防尘、防蝇、防鼠和防虫。
第三十九条 食品处理区天花板应当采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