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文寒假作业——文文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寒假作业——文文练习

PAGE  PAGE 6 文句理解及翻译 【注意】 请大家先阅读知识讲解,再整体阅读语段,然后翻译,最后对答案校正。 [知识讲解] 要做好翻译,必须明确以下几点,即直译与意译、保留与翻译、补充与省略、遵循与调整。 1.直译与意译: 翻译时一般采取直译的方法,字字句句讲究落实。但有些古人特有的说法,某些修辞性说法,或典故,照字面直译过来,别人还是未必能懂,就用“意译”。 如:“衡下车,治威严”、“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张衡传》)中“下车”就要译为“到任”、“视事”就要译为“任职”、“乞骸骨”就要译为“告老还乡”。 如:“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促知》)中“东曦既驾”如果照直译为“太阳神已经驾着马车出来”则不明确,如果译为“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则更明确。 意译有种种不同的方式,用什么方式取决于内容的需要。除了上面的典故、特殊的修辞方式要意译外,在译意时可以利用成语或口语译得生动些。 如:“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徒以口舌为劳”改用口与“只是动动嘴皮子”更生动。 如:“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其中“有小人之言”用成语译为“有小人搬弄是非”更活泼。 2.保留与翻译: 古今一致的词语用不着翻译;人名、地名、官名、年号以及一些专有名词也不必翻译;不翻译的话看不明白的要译;虽可以明白,但不合乎现代汉语规范的要译。 ※翻译词语时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注意学会辨析词性,根据词性用恰当的字眼儿来解释。 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有人译为“在名册上的官吏和百姓,把府库封存起来,等待将军光临。”其错误之处在于没有看到“籍”在这里是动词,“籍吏民”应译为“给官吏和百姓造名册”。 再如:“视为止,行为迟”有人译为“看起来是停止了,走路也变得迟缓了”其错误之处就在于没有注意到“视”和“行”为名词。 ②碰到多义词,应慎重的选择义项。 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速”不是“加速”二十“招致” ③译词应力求贴切,跟上下文意相吻合,关键是要有语境意识,要符合人情事理。 ◇要明时态: 如:“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崤之战》)有人译为“我看见我们的军队出征,可是没有看到他们回来。”这就属时态不对。“他们不能回来”是蹇叔的预测,而非既成的事实。 ◇要明语气: 如:“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有人译为“但是二月间草已发芽,八月苗还没有枯死,采药的人容易辨认啊!”内容为感叹语气,但是原句为不屑语气。 3.补充与省略: 文中有省略,如不补足会影响语意的,或虽不影响语意,但不合乎现代汉语习惯的,要补译出来。 翻译下面的句子,加括号的地方都要作补充。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 )乎? ②然力足以致焉( ),于人( )为可饥,而在己为有悔。 ③国人莫敢言,道路( )以目( ) ◇明确: ①大王非常喜爱音乐,那么齐国就该差不多(治理好)了。 ②然而体力足以达到(却没有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而自己也感到后悔。 ③国都里的人谁也不敢说话了,路上(相遇时)都用目光(示意)。 而古文中有些“重复”的说法,像“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翻译时有一个“为”字就足够了。 文言文中的发语词、某些助词、语气词,以及偏义复词中的虚设成分,翻译时也要略掉。 4.遵循与调整 这是指句子结构的处理。凡原文结构与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一致的,翻译是要遵循不变;凡不一致的,就要调整。 调整,一是“颠倒”。像文言文中倒置的宾语、某些做补语的介宾短语、做谓语的数词等,要依现代汉语习惯,改放在适当的位置。 例如: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②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 ③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明确: 这三个句子画线的部分都要调整语序才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①我听说汉悬赏黄金千斤、食邑万户乃我的头,我送给你这点好处吧。 ②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又多次举起所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 ③老百姓缺吃少穿却能治理好国家,从古到今,不曾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另一项调整是“分合”。 “分”的例子,如“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看起来是一句话,其实要分开来翻译,可译为“刘表憎恶它有才干,不愿意重用他”,“一级一级地提升上去,仍旧可以做到州郡的长官,”“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终生出来却不受污染”…… “合”的例子。像“陈胜者,阳城人也”译过来主谓之间不必再停顿;“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译时也得“合”:“四处横冲直撞,大呼小叫”。 文言文翻译训练一 1.阅读下

文档评论(0)

kejie8080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