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欧亚地震带
浙江大学防灾工程研究所
2013年11月;1-1 地震的类型和成因
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3类: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构造地震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30-40km,上部是花岗岩,
下部是玄武岩
地幔:2900km,橄榄岩
地核:3500km,主要是镍和铁
地球 内部的放射性物质不断放射能量,地球内部温度随深度而升高,200km—700km范围内,温度6000C —20000C.地球内部的压力也很大,地幔上部约900MPa,中部约370000MPa.地球内部的压力是不均匀的,地幔中的软流层有缓慢的对流,引起地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有的地区上升,有的地区下降,地球内部积累了大量的应变能,产生了地应力。当地应力达到岩层的强度时,岩层产生断裂或错动(脆性破坏),岩层内部的能量被释放,以波的形式传致地表,引起地面震动。称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火山爆发,岩???猛烈喷出,引起地面震动。
陷落地震
地下石灰岩产生溶洞,突然产生大规模陷落引起的地面震动。
这两类地震震级小,在我国危害小。构造地震造成地面建筑物破坏严重,对人类的危害大,所以我们关心的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
;地震波;地震P波和S波运行时弹性岩石运动的形态;下图为 Rayleigh波传播时,质点在沿着波传播方向的垂直的平面做逆时针的椭圆运动,波到来时,地面的运动和水面上的波浪运动一样;下图为Love 波(L波)传播时,质点水平运动,而且运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垂直,地面上质点运动最大,越往地下深处运动的幅度越小。;五、地震波的波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地球物理数据;1-2 震源、震中和地震波
震源:地震发生的部位。不是一个点。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附近地面运动最强烈,极震区。
震中距:场地上某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等震线:将地面上破坏程度相近的点连成的曲线。
震源深度(h):震源到地表的垂直距离。
h 70km 浅源地震
h=70-300km 中源地震
h300km 深源地震;震源距的定义;5个地震基本参数为:;发震时刻确定;地震序列的含义;主震、余震和前震;地震分类(四);构造地震;地震过程;地壳中的应力;;断 层;地壳解释;活断层与地震地点\强度的关系;板块间的三种运动方式;地球表面岩层由六大板块组成
欧亚板块、美州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由于地幔的对流,这些板块也在不停运动,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冲撞引起地应力。能较好地解释地震呈带形分布现象。;板块构造与地震活动 ; 板块边界往往就是地震活动带。从全球6大板块边界与全球地震带在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可 以看出两者的联系。无论是洋中脊、转换断层、深海沟或年轻的地缝合线,所有的板块分界线都是地震的活动带,只不过释放能量的多少、地震强度的大小、地震带的宽度及震源深度有所不同。; 统计表明,世界裂谷系(包括加利福尼亚、东南阿垃斯加和东非)的地震仅占全球地震总数的9%以下,释放的能量不及全球地震释放总能量的6 %,而岛弧和其他类似的弧形构造上地震释放的能量却占了世界浅震能量的90%以上。里克特(Richter,1958)报道的世界175个大地震(M ≥ 7.9)中,只有5个发生在裂谷系;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洋中脊顶,最大地震为7级, 而在东太平洋洋隆很少有大于5级的地震发生。在裂谷系中大于7级的地震大部分发生在主要的转换断层上,其中最大震级为8.4级,而在岛弧区已知的最大地震为8.9级;在大洋中脊顶部, 地震集中在极窄的地带,地震带宽度常不到20Km。在海沟及缝合线,地震带宽度较大,尤以大陆内部的年轻造山带宽度最大,以致难以确定板块边界的具体位置。;浅震分布在所有板块分界线上;
中震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东边的南美和中美西岸、北边的阿留申群岛,西起千岛群岛经日本岛弧分两支南下后在伊利安西部转向东,在萨莫亚群岛转向南而止于新西兰,中震还见于印尼、缅甸、兴都库什山和地中海中;
深震只限于安第斯山东侧、汤加弧西侧、印尼、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以及中国东北边境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深震都位于板块俯冲带倾斜的方向。 ;根据地壳板块观点,全球范围内主要有下列地震带:
①环太平洋岛弧——海沟俯冲带地震带,它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美洲板块的边界。 ②东太平洋转换断层、海沟俯冲带地震带,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边界。
③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