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月退休金起支年龄条件
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修正草案重點報告;修正緣由;一、調高退撫基金提撥率(草案第14條)
目前費率:目前提撥12%(現有條例規定8%-12%);人力提早流失,形成教育人力資源浪費。
我國人口結構高齡化趨勢日益顯著,但教職員平均退休年齡逐年下降,領取月退休金年齡與世界各國相較顯屬偏低,使愈早退休者,得按較低提撥率繳納退撫基金費用,並領取長期之月退休金,其退休金成本轉嫁由較晚退休人員負擔,形成代際責任不公平移轉。;1.自願退休人員月退休金起支年齡原則延後為60歲,任職年資較長(30年以上)者起支年齡為55歲。(草案第12條)
2.展期及減額月退休金之設計。
3.修正實施前已符合「任職滿25年且年滿50歲」條件者保障其適用原規定。
4.修正實施前尚未符合「任職滿25年且年滿50歲」條件者,以年資搭配年齡漸進延後月退休金起支年齡。
5.對於支領一次退休金人員,以及公保養老給付均不受影響。;草案實施後新進人員;草案實施後新進人員;現職人員部分;適用期間(預訂於民國100年2月1日開始實施本案);現職人員部分;現職人員過渡期間指標數計算公式;案例2
B君於方案實施時任職年資29年,年齡48歲:
方案實施時B君個人指標數大於75(29+48=77)
但因年齡未滿50歲,應至年滿50歲始得領取月退休金;案例說明;三、取消55歲加發退休金規定(草案第10、12條);查85年2月1日學校教職員退撫新制實施迄今,支領月撫慰金之遺族以配偶居多數,且現行規定對於配偶領取月撫慰金並未有年齡條件限制,致退休人員支領月退休金與其遺族支領月撫慰金之年限合計,可能高達七十餘年之不合理情形,違反年金保險繳費義務與給付權利對等原則,爰配合自願退休人員月退休金起支年齡之延後,增訂支領月退休金人員亡故後配偶支領月撫慰金之年齡條件為55歲(因身心障礙無工作能力者除外);另增列「退休生效時婚姻關係已存續2年以上,且未再婚者為限」之條件。(草案第19條);鑑於歷年來選擇支領三分之一之一次退休金與三分之二之月退休金及支領四分之一之一次退休金與四分之三之月退休金之人數所佔比例甚低,爰予以刪除上開支領方式,僅保留一次??休金、月退休金及兼領二分之一之一次退休金與二分之一之月退休金等三種支領方式。;增列教職員因公傷病命令退休者,如係執行職務中,遭受暴力或危害以致傷病者,得另加發5至15個基數之一次退休金,其加發之基準,則比照公務人員之規定。;未來趨勢;報告完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物建筑消防设施设置规范-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oc
- 数位逻辑实习-内思高工.doc
- 文件会收到此资料匣。如要列印表单.ppt
- 抓班风,促学风.ppt-华南理工大学.ppt
- 文明就餐主题班会.ppt.ppt
- 新光产物B2B住宅火险操作说明.ppt
- 新书推荐——经济发展精选系列-山东工商学院图书馆.doc
- 新兴市场在全球电信投资中占比逐渐提升。.ppt
-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doc
- 操作规范-NFC奈米中心-交通大学.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