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网物联网技术和发展战略-封院长讲稿.ppt

传感网物联网技术和发展战略-封院长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感网物联网技术和发展战略-封院长讲稿

传感网/物联网技术和发展战略 ;高等研究院组织架构;*;*;;一、传感网/物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二、传感网/物联网发展趋势 三、传感网/物联网发展的思考;传感网:通常是由大规模随机分布的传感器端机、机站以及信息监控中心构成的信息系统,根据需求和传感对象的变化,通过动态自组织的方式协同地感知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的各种对象的信息,用于决策支持和监控。 ;二战期间: Britain’s Radar Network 冷战时期: SOSUS(Sound Surveillance System) NORAD (North American Aerospace Defense Command) 1970- :REMBASS(Remote Battlefield Sensor System) 1980- :分布式传感网(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DSN))项目确定了其技术构架,包括传感器(声学), 通信,处理技术和算法,分布式软件,军方很快意识到传感网的优点,成为网络中心战的核心组成部分。 ;21世纪的现代传感网/物联网;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年度技术报告指出 “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并在此后陆续推出《泛在传感网》《未来的互联网》等系列报告 2008年11月,美国IBM公司发表了《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智慧地球赢在中国》 2009年,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工作组 (CERP-IoT),在欧盟委员会资助下制订了《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RFID与物联网模型》等意见书 2009年日本制定i-Japan计划,强调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服务等信息化应用。 2009年中科院2050技术发展路线图。 ;智慧地球被奥巴马接受;物联网/传感网已成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 2009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泥潭,其表象是金融行业过度创新引起国际金融秩序紊乱,其本质确是实体经济滞后于虚拟经济发展。为摆脱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主要国家均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治病良方”。与互联网类似,物联网在生产生活中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具备发展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巨大潜能,全球迅速掀起了“物联网”发展热潮。 目前公众所说的物联网就是带有传感/标识器的智能感知信息网络系统,涵盖了当初的物联网、传感网(Sensor networks)和数字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等概念。;一、传感网/物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二、传感网/物联网发展趋势 三、传感网/物联网发展的思考;ITU-T 传感器网络标准化:网络架构 ;“智慧地球” 无处不在的智能对象(传感网/物联网) 被无处不达的网络与人连接在一起 再被无所不能的超级计算机调度和控制 ;与传统通信平台相结合是构建泛在网的必然要求 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 真正成为人类的远程神经末梢 三层体系构架与城市无线传感网系统 底层为随机布设的局部区域监控的末梢感知微传感器网络 能快速自动组成分簇、网状、树型等灵活的网络拓扑 完成信息感知、单节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多节点协同处理等功能 中层为与覆盖全城的无线网络设备相结合的网关型传感器节点 由固定和移动节点组成,可与底层通信 完成层间协同处理、高速数据传输等功能 顶层为光纤等其它接入网络,提供更大的冗余机制和通信负载平衡能力;泛在网必然涉及诸多行业 与RFID相结合、实现多传感器融合使用是研究热点之一 提高RFID有效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 将微尘传感器与RFID相结合,形成WSID网络,可用更低的成本跟踪和监控货物、设备或者危险化学品,拥有巨大的市场 ;标准化工作组发展历程;组织结构;物联网联合标准工作组(筹);传感网国际标准化进展;微系统所在传感网标准中的技术工作;“感知中国/智慧地球” 核心是大力发展并整合三大已有技术:传感、网络和信息系统,大幅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进行改造 涉及能源、交通、食品、基建、零售、智能决策、经济刺激计划、银行、通信、石油开采、健康、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公共安全、建筑、就业、铁路、生产、教育、政府、互联网等许多方面,并在每个方面都提出了相关的想法、近期和长远目标 实质是 “信息化新阶段” ;物联网时代将带来的改变 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变革,给人留出了“好莱坞科幻式”的想像空间 渗透到每个行业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改变产业格局和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有效降低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代价。 行业间渗透、融合将不断出现,产业将会分化重组。 推动政府治理方式的改变。 推动现行诸多法律、法规、政策的调整。 ;物联网的特点 特点之一: 学科综合性强。物联网是联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桥梁,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和网络应用,使信息的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