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艺批评工作者能力的构成问题.doc
PAGE
PAGE 6
文艺批评工作者能力的构成问题
关于文艺批评,别林斯基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定义,即“文艺批评是运动着的美学”。如果我们谈论的是与创作紧密联系、随着创作之后发生的、比较狭义的文艺批评,我认为这个定义是非常准确的,也是意蕴丰饶的。所谓运动着的美学,就是具有实践品格的美学――在对层出不穷的文学现象的跟踪评论中,在对作家、作品的跟踪评论中存在着、发展着、丰富着的美学。
把这种跟随文学创作的发展而发展的文艺批评实践提升到美学的高度,使之成为以文学艺术为对象的高级的审美活动,这是有出息的创新型的文艺批评工作者的使命。要真正肩负起这样的使命,文艺批评工作者能力的培养问题,就提到我们思考的日程上了。
我认为,构成文艺批评工作者能力的要素,共有四个:一、文艺理论的知识;二、文学史的经验;三、美感与艺术感觉;四、理论语言的功力。下面我着重就第一个问题即文艺理论知识的积累与更新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文艺理论知识的更新浪潮,持续有年,已经形成了一种占支配地位的主要倾向。20世纪的各种异于传统文艺理论知识的新潮之后、现代派文论及其种种最新的变异形态,在我国文论界轮番引进,极一时之盛,这当然是文艺批评发展中的一个丰富和进步。但与此同时传统的文艺理论知识谱系,在某种程度上则似乎受到冷遇、怠慢或封闭阻隔。知识的习得与积累,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怎样在知新和温故之间,在传统与新潮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已经成了我们文艺理论知识建构中不能不予以重视的问题了。我觉得,现在是时候了,到了对文艺理论知识的更新持一种比较冷静和克制,保持警惕和存疑的态度的时候了。
传统的,或被认为已经陈旧过时的文艺理论知识,都有哪些东西呢?根据我们这一代人过去学习留下的我认为主要有三大文艺理论知识谱系:
第一是欧洲古典文论知识谱系。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贺拉斯到康德、黑格尔、泰纳、勃兰克斯,再到俄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赫尔岑、杜勃罗留波夫。
第二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谱系。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到拉法格、罗莎?卢森堡、蔡特金;从布哈林、普列汉诺夫到卢那察尔斯基、卢卡契;有俄国和中国近现代产生的一大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著作,如苏联的季莫菲耶夫、赫拉普钦科、叶尔米诺夫,中国的瞿秋白、冯雪峰、胡风、何其芳、周扬、蔡仪、陈涌,还有作家中有深厚理论修养和杰出批评才能的人物,如高尔基、鲁迅、茅盾、孙犁、冯至等等。
第三是中国古代文论知识谱系。从孔子、曹丕、陆机、刘勰、钟嵘到王国维等等。
这三大文艺理论知识谱系,最主要的是作为一种艺术哲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知识谱系。欧洲古典文论知识谱系和中国古典文论知识谱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知识谱系的两个重要的理论来源。前者是可以被后者吸收、涵纳、重温并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知识,对于文艺批评工作者获得一种明快有力的批评哲学,形成高强而湛深的批评能力,在当前是至关紧要的。
由于社会的变化,社会思潮的回旋起伏,造成了对于我们来说颇为尴尬的局面:在193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知识在社会上处于被禁止、被封锁、被压制的处境,但它一经传入中国,却在文艺界所向披靡,威风八面,应者云集;而在当今马克思主义号称为我们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之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基本原理,却不时地受到冷落、怠慢、轻忽,乃至被搁置起来。年轻一代有志于文艺理论研究和批评的学人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一明快有力的批评哲学的真实面貌和丰富内容有基本的了解的人好像不太多了,信服它并能娴熟地应用它的人就更少了。
在1930年代,面对思想文化领域,特别是文学领域里层出不穷的夹缠不清的问题,瞿秋白、鲁迅和他们的许多战友、学生像普罗米修斯盗窃“天火”到人间一样,经由当时的苏联和日本文化艺术界这两个中转站,向当时中国的史学界、文艺界乃至整个思想文化领域,输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输入了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并研究文艺问题的最早的一批经典性的理论成果,滋养了中国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前驱们,使得用唯物史观观察分析社会、文化及文学艺术的风气,极一时之盛。而鲁迅,则是在这种时代思潮推动下,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一新知识。早期信奉摩罗诗力说和苦闷的象征说,信奉进化论的鲁迅,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献时,通过苦读乃至自己“硬译”这些基本的书,很快感受到了这种便于抓住事物的根本的彻底的、严整的理论的巨大说服力,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一被他称为“最直捷明快、最有力”的批评哲学,把自己已有的多年来思考、探索中国社会、文化、文艺问题所得的思想成果,连同取自域外的摩罗诗力说、进化论、苦闷的象征说等文艺学说中的积极、有力的因素,全部综合到他新获得的这一明快有力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