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晚明吴门画派后学余风初探.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明吴门画派后学余风初探.doc

PAGE  PAGE 7 晚明吴门画派后学余风初探   吴门画派是与明初宫廷院画和浙派相对的文人画派,是明代中期在苏州地区形成、崛起的一个绘画流派,是董其昌(1555-1636)率先提出的:“沈恒吉学画于杜东原(琼),石田先生(沈周)之画传于恒吉,东原已接陶南村(宗仪),此吴门画派之岷源也。”’   吴门画派以苏州(别称吴门)为中心,波及苏州邻近的江宁(今南京)、昆山、太仓、松江、常熟一带。以沈周(1427-1509)和文徵明(1470-1559)为领袖,唐寅(1470-1524)、仇英(1494-1552)、陈淳(1484-1543)、陆治(1496-1576)、文嘉(1501-1583)、钱毅(1508-1572)、陈继儒(1558-1639)为代表性画家。他们在艺术上较全面地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并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开创一代新风,从明代中期起逐渐占据画坛主位,在社会上尤其是在文人士大夫当中受到重现,历??150多年。吴门画派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是明成化至嘉靖年间。   至晚明,即万历元年(1573)至崇祯十七年(1644),此时内忧外患,危机纷呈。较之以往,这种历史时期的文化和艺术现象出于对社会政治变局的反应,必然更为自觉和内省。于是艺术取得蓬勃发展,形成艺术史上一个重大转型。“晚明一代,人才辈出,学派蜂起,有人誉为这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或是启蒙思潮,或是儒学的新阶段”。沈周和文徵明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晚明时在发扬和延续吴门画派上曾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批吴门后学在“吴门四家”光环之下虽不被人注意,但他们继承吴门画派的艺术将色,集中反映晚明文人画家的创作主旨和风格意趣,在溯古与创新中各有成就。张复(1546-1630尚在)、陈裸(1563-1639尚在)、袁尚统(1570-1660尚在)和张宏(1577-1652尚在)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均以山水画著称。   一、生平事迹   张复,字元春,江苏太仓人,职业画家。山水画最初以学习沈周为主,逐渐形成自己面貌。陈裸,名瓒,字叔裸,号白室,吴县(江苏苏州)人,擅山水,师法文徵明。“喜读骚选,善行楷,著有《妪解集》。画水规摹宋元,神采焕发,能自名家”。袁尚统字叔明,吴县(江苏苏州)人,擅山水、人物、花鸟,作品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张宏字君度,号鹤涧,吴郡(江苏苏州)人,擅山水、人物,师法沈周而有所变化,具有自家风貌,是晚明苏州地区出色的职业画家。   由于晚明朝廷党争激烈,政治倾轧,士人们刻意选择退处山林,隐世逃名,形成了普遍的休闲风气。在四人的有关史料、画迹中,既看不到四人位居高官的记录,也没有出身世家或科举的记载。袁尚统“以善画著,殆所谓一鳞片羽也”。张宏的《仿古册》曾被《退金庵金石书画跋?十七卷》著录,有梁章矩跋:“张君度以山人墨客作此遣兴,固无足怪”一句。王文治在《快雨堂题跋?卷七》著录张宏《山水图》卷时,曾经称张宏是“吴中小名家”。秦祖永也说“吴中学者都尊崇之”。他们都是一生布衣,以画名饮誉苏州的中小画家。同其他晚明士人一样,四人不把自己视作政治附属品,一再强调个人身份的“平民化”,人格独立。他们虽不像元代文人彻底归隐山林消极避世,但也没有传统文人的强烈的“修齐治平”的远大抱负,是具有强烈自主意识并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庶民文人。   二、绘画题材   吴门画派的山水画多体现理想生活的主题,吴门后学继承了这一传统,其作品多小桥流水、曲径危崖、修竹松壑、茅舍草堂。水有净化功能,危崖有超尘作用。隐士、童仆、屋合、河流、小舟是画中常见的意象(如图一至图七)。图一的画面构图繁密,笔法以细密的皴点为主,茅屋中的主人透过敞开的门户望向桥上抱琴走来的童仆,气韵萧散,颇有元末四家之一王蒙(1308-1385)的“书斋山水”味。图二和图三用卷云皴擦出山石,树木层层尽染,再配以苍松相映,点缀亭台飞檐,画家将心仪的高士安置在亭榭泉边。图四中的三进院落和半掩的屋门里的人物流露出浓浓的家庭情感和天伦之乐。图七用短笔勾勒山石,几何状山石显示出险峻的气势,加以小斧劈皴,赭石与淡墨并用,两位高士坐于崖边交谈。作品的构图样式和笔墨技法均有独特之处,绘画风格和画意与吴门画派已有一定距离。以上几幅图有一种共同的特征:都采取形体较大、较厚重的造型,山峰直插云霄;但构图简约,应当是为了避免秀润的吴门画派给人的过分琐碎的感觉。   在吴门后学的山水画中,人物从原本的点缀转化为刻意呈现,虽然在画面中所占比仞J仍然很小,但已经开始呈现画家的立场。高士仙人往往作为自我意象的关照出现在吴门后学者的作品中(如图一至图三和图七)。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创造出一种闲适安宁、自在悠游的意境。敞亮豁然的山间草堂,掩映于葱郁的绿林丛中,草堂外有隐现的茅舍,相接的矮篱,成荫的秀木。门前如带的长桥,迎桥而来的乌蓬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