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盛灿若教授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综述.doc

盛灿若教授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盛灿若教授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综述

盛灿若教授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盛灿若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委员 全国中医高校针灸教材编委 中国针灸学会理事 江苏省中医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针灸学会副会长等。 盛主任作为全国名老中医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博览群书,兼收并蓄,精益求精,师古训而不拘泥,尊大道而知变通,在潜心钻研中医基础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的基础上,继承中有创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 ㈠ 强调辩证论治 盛主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辨证论治。有人认为针灸无非是哪儿痛就针哪儿,没什么好辩??的,其实不然。盛老常告诫:要做一名好的针灸医师,必须先是一名好的中医师,也就是说,必须首先掌握好中医学,在这个大而坚实的基础上才能在针灸上有所发展,因为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所以针灸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辩证论治。 盛老早年拜名医张公为师,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打下了坚实的中医学基础,又赴南通医校学习西医。嗣后来江苏省中医院工作,在内科临床工作数年后方专攻针灸。因而学识渊博,临床得心应手。 主任在临床上常常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或以针为主,或采用针药并用以治之。①针灸治疗强调辨证选穴。主任在临床上常告诫选穴不可滥,要少而精,不能什么地方不适就在什么地方针,最后病人全身到处是针,还怎么能称得上是一名针灸医生呢。要熟练掌握中医辨证论治,从经络辨证、从脏腑辨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取穴少而精;②针药并用,强调以疗效为先。例如,主任在诊治面瘫时,尤其是急性期患者,常配合中药治疗,以祛风、解表、活血、通络。辨证为要,双管齐下,则治疗效果显著。 ㈡精于针刺 ⒈单手进针,匠心独运 在进针方面,临床通常采用双手进针方法,而单手捻转进针法,若没有一定的指力,熟练的技巧,灵活的手法,则进针是不可能的。盛主任早年师承昆山名医李元济,苦练指力,故而指力遒劲,运用单手捻转进针,驾轻就熟。   盛老单手进针手法的特点是:持针时有其独特姿势,刺手侧沉肩、曲肘、悬腕。肘部和腕部的屈曲角度视所刺的腧穴和病人的体位而有所不同,但要求相对放松,不可僵直,使力贯于刺手大指。刺手持针以食指、中指并笼,自然伸直。拇指指关节屈曲成120°,用拇指指腹抵于食、中指相对食指远端指指关节横纹处的位置上,三指相抵夹持针柄。无名指指腹抵住针身,一般置于针身的上1/3处,若使用3寸长针时,要求无名指稍用力,使针身向内侧弯曲15°~30°。小指自然屈曲而置于拳中。持针时拇、食、中指三指相抵夹持用力要紧,无名指抵住针身时用力要轻,注意调息而减少针尖的抖动,四指配合,悬空持针而针立如玉树临风——直立、平稳、凝重。   “知为针者而使其左”,盛主任十分强调押手在进针时的特殊作用。下针前,先用押手揣穴,盛主任认为,腧穴为“神气所游行出人"之处,故而当以标准定位作参考,押手指下有凹陷或空豁感处是穴,不必拘泥。具体所用“一摸二循三切”之法。所谓“摸”即是以押手食指指腹揣摸穴处,感觉有无空隙感;“循”是针对诸如阴陵泉、后溪、三间、悬钟等穴,可用押手拇指指腹沿骨骼或肌肉循于穴位上下,体会有无阻滞感;“切”即针对内关、阴谷、晴明、球后等穴,可用押手拇指爪甲切按,找出空豁之处。在消毒后,当以押手食指或拇指爪甲切住穴处,使穴处皮肤因切按下凹而相对紧绷,一使穴处“气散”而减少进针时疼痛,二为松解、推避周围组织,防止进针时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耗伤正气,三为紧绷穴处皮肤,减少捻转进针时因皮肤松弛,缠绕针身而造成涩滞感,减轻疼痛。   进针时,先将刺手的拇指稍向掌侧屈曲,使针柄的位置停留在拇指的“指目”之处(所谓“指目”,即指指尖与指腹相交接的地方),为捻转进行作好准备。再将直立之针轻轻放在穴处的皮肤上,然后到手腕部匀速用力下按,当指下触及抵抗时,随即快速地作大拇指向前为主的快速捻转,使针尖在捻转中快速穿过皮肤,而达到“无痛进针”的目的。在此,必须强调两个方面的因素,单手进针,其进针时向下的力来自于刺手腕部的下按,夹持针柄的三指无需用力下刺,仅要求三指用力夹紧针柄,以增加手指皮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