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法拉奇:我是自己唯一的决定人.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拉奇:我是自己唯一的决定人.doc

PAGE  PAGE 5 法拉奇:我是自己唯一的决定人   2006年9月14日,世界“政坛采访之母”、被新闻界尊称为世界首席女记者的奥莉亚娜?法拉奇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去世。法拉奇因独特的访谈风格和丰富的战地报道而闻名于世,曾两次获得意大利最高新闻奖――“圣?文森特”新闻奖。在第三世界国家,她被人们视为反暴政、反集权、反专制的象征,广为热爱自由、追求民主的人士所喜爱。圣?阿里科说:“法拉奇是我们这颗星球上最质朴但又最复杂的人之一,即使是在她与风云变幻的外部世界打交道时,她也不失那份神秘感。她对人世始终抱有某种对抗的态度,始终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姿态。”而评论家斯蒂芬则认为:“法拉奇是20世纪最优秀的女性之一。”      年少的勇气      1929年,法拉奇出生于意大利文化名城佛罗伦萨的一个工匠家庭,她的母亲托斯卡是一名无政府主义者的遗孤,父亲爱德华多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们对于权力是极为憎恨的,法拉奇继承了这种憎恨。在1976年出版的《风云人物采访记》中,法拉奇这样写道:“不管是流亡政府(领导人)还是民选总统,无论是杀人如麻的将军还是深受爱戴的领袖,在我眼中,权力都是一种不人道、值得憎恨的现象……”   从小,法拉奇就被父母灌输做人要勇敢、坚强。其父在二战期间是佛罗伦萨地下游击队领导人,法拉奇从10岁起就加入抵抗组织,为盟军抵抗组织运送爆炸物、传递情报。1943年9月23日,由于佛罗伦萨被德国法西斯占领,盟军对城市进行了轰炸。法拉奇一家躲在教堂里。教堂的墙壁在颤抖,14岁的法拉奇吓得哭了起来,父亲却重重地打了她一记耳光。爱德华多盯着女儿的眼睛说“女孩子不哭,不能哭。”父亲的这记耳光对于法拉奇便是力量与坚强的最初启蒙。此后,她再未哭过。   半个世纪之后,已经身患癌症的法拉奇应邀站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坛上。在演讲结束后的提问时间里,一名意大利语专业的学生站起来说:“我并不是来问问题的,我到这里来是为了代表我本人和我的同学向您表示感谢……我感谢您,我们感谢您,因为通过您的作品,您教给了我们两件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勇气与自由。”      青春的追求      中学时代的法拉奇终日沉醉在书籍之中,她废寝忘食地学习各国语言,掌握了除母语之外的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等。对外语的熟练运用使她后来所从事的职业如虎添翼,无需翻译,她就能跟外国受访者顺畅交流。   二战结束后的第一年,16岁的法拉奇为支付去医科学校的费用而成为记者。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之后,她发现自己生来就该当记者,置身于社会时局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经过5年的磨炼,她崭露头角的文学天赋引起意大利的全国性杂志《欧洲人》的注意,并被该杂志延揽,1953年她被派往美国好莱坞从事文艺报道。在这里,她采访了玛莉莲?梦露、格里高利?派克、希区柯克这样的大牌明星和导演,撰写了近百篇国际知名人士访谈录。这些文章使她在欧洲声名鹊起。   但是很快,法拉奇就对无休无止的报道电影名人失去了兴趣,而渴望与更广阔和隐秘的世界对话。20世纪60年代中期,她请缨去战火中的越南,从越南到中东到拉美再到南非,她奔波于世界各地的战火中。1968年10月初,在采访墨西哥专制政府镇压学生示威活动中,法拉奇身中3枪,被士兵揪着头发从台阶上一路拖下来,扔在停尸问。这种为了亲身经历历史事件而付出的血的代价,强化了一个不计后果地献身真理的高尚记者的形象。至此,法拉奇进入了使她获得“终身表演奖”的领域――对国家元首和政界要人的采访。      风云的中年      法拉奇一生中曾与数十位世界风云人物交锋。无论是与基辛格对话,还是接受阿拉法特的反采访,她从未怯场,也从未被对手击退过。她独创的“法拉齐派”访谈风格风靡北美,其特点是对抗性、充满感情和不惜篇幅,以一个个尖锐的问题使被采访者现出他们的真实面目。《洛杉矶时报》把她称作“没有一个世界大人物会对她说不的记者”。   1972年,法拉奇采访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她巧妙的追问和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基辛格公开承认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是一场无用的战争。这次采访,后来被基辛格称为“我与媒体人士最灾难性的一次谈话”。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让法拉奇等了两个小时。为报这怠慢之仇,她朝他的新闻秘书头上猛投去一本书,并指着警卫营当面问卡扎菲:“如果群众那么热爱你,你为什么还需要这么多保镖呢?”   1980年,法拉奇将目光转向了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她对邓小平抛出的第一个问题便非常突兀:“天安门上的毛主席???,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在结束了30多年的记者生涯之后,法拉奇在曼哈顿的一套高层公寓里当起了自由撰稿人。直到现在,很多做深度访谈的记者在采访之前,都会把法拉奇结集出版的《风云人物采访记》当成幸运符拿出来翻翻。   在沉寂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