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海陆交错带上的森林.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陆交错带上的森林.doc

PAGE  PAGE 7 海陆交错带上的森林   在我国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和浙江沿海的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处,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红树林。这个名字多少带有几分浪漫色彩的物种,沿滨海滩涂而繁衍,随潮起潮落而隐现,造就和维护了海滨湿地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红树林是生长在大陆与海洋交界即潮间带上的森林,因此也有人形象地称它为“海底森林”或“海上森林”。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全球共有1576.3万公顷红树林,东南亚热带地区的红树林占全球红树林的30%以上,是全球红树林的分布中心。由于红树林的生产力是开阔海洋的1000倍以上,所以红树林与珊瑚礁、海滨沼泽湿地、上升流并称世界四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自然生态系统。红树林是绿色植物,其美丽的名字来自于它可以提炼出红色染料的树皮。红树林生长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之与人们的生活和生???安全密切相关,但同时也遭受了人类严重的破坏。      海啸后的“明星”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奔袭了印度尼西亚、泰国、孟加拉、印度等国,造成共计30多万人的死亡。仅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亚齐,海啸横扫了15%的地区(约38平方千米),17万生灵永远消失于漫漫大海,城区满目疮痍。灾难过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有高大茂密红树林的地区死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显著较少。亚齐海岸原先生长有红树林,但这些红树林几乎全部被围垦为虾塘。没有了海陆缓冲林带,巨浪肆无忌惮,是亚齐惨重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红树林对海岸的保护和减灾作用的实例在我国俯拾即是。海南省陵水县的黎安港堤围外原生长着3千米长、宽数十米的红树林带,使堤围和堤围内的农田村庄平平安安。自从砍伐了红树林,使红树林滩涂沦为裸滩后,堤围常常被海浪冲出缺口,海水淹没农田,农业生产十年九不收。文昌冯家港段因红树林被毁,海岸侵蚀加剧,海岸线后退速度高达每年15米。照这样的速度,冯家村10多年后将不复存在。   在人们被海啸的威力和巨大的损失震惊之后,长期被经济主流社会忽视的海岸红树林成了世界“时尚舞台”的一个明星,成为东南亚沿海国家高官们紧急拨款和预算会议的一个主题。海啸震撼了人类的灵魂,让世界不得不审视人类的生态道德观和现有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亚齐的政治进程。2005年3月美国“全球乡村和城市地图项目”公布的结果显示,地球表面积的3%已被大小不一的城市占据。沿海地区城市最密集,全球约有10%的沿海地区已城市化,在这里定居的人口占全球城市总人口的65%。亚洲、非洲沿海城市的人口远比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少,但亚洲、非洲沿海城市的人口密度却更高,因此红树林的消浪护岸功能对亚洲沿海国家而言尤其重要。      持续的伤害      可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的红树林减少了至少20%,目前正以年均0.7%的速率在减少(全球红树林版图,UNEP,2010)。例如,南中国海周边的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七国的红树林衰退速度十分惊人:1980年-1990年平均每年减少1.74%,1990年-2000年平均每年减少1.04%。我国历史上的红树林面积曾达25万公顷,建国初期还有约5万公顷。2001年全国红树林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只有红树林22639公顷(内地22025公顷,台港澳614公顷),其中93%为天然起源的红树林,7%为人工林。内地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广东(9084公顷),广西(8375公顷)和海南(3930公顷)三省区,占我国红树林总面积的94.48%。   2002年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红树林的恢复,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红树林人工造林国家行动。到2010年,中国红树林人工造林保存面积估计达到2001年红树林面积的15%-20%。我国红树林人工恢复的绝对面积虽然不大,可在全球红树林资源大衰退的背景下,以国家财力全力支持红树林的人工恢复,不仅是在人类滨海生态文明问题上的率先醒悟,也是对全球红树林恢复的重大贡献。值得提醒的是,发展人工林的前提应该是保护不可多得的自然林,因为在生态功能上人工林远不及自然林。由于人工造林,广西的红树林面积虽然从2001年的8375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9202公顷,可天然红树林面积依然在不断减少,减少速率为年均0.5%。这说明近年来在追求红树林面积扩大目标的同时忽视了红树林的质量,在“异地恢复”的名义下天然红树林在滨海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还在丧失。   联合国环境署全球环境基金2008年的项目报告指出,分布于南中国海海岸的红树林的破坏因素包括因池塘养殖尤其是对虾养殖而需要的红树林地转换利用、伐木生产木材、利用红树林地开发人居地和港口、以及因本国内需而进行的木材产品的收获等。当前,除在中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外,对虾养殖已不再是造成红树林生境丧失的主要原因。过去十年里,因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