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大不靠谱PE投资案例
九大不靠谱PE投资案例
【BOSS导读】A股市场持续低迷,曾经风光无限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们也早已风光不再。即使市场强劲,投资方、融资企业自身的问题皆有可能导致投资行为的不靠谱。九个头条为你盘点近些年九大不靠谱pe投资案例。弘毅下注中联重科只赚到利息钱过去三年,中联重科着实带着弘毅投资玩了一把过山车。早在中联重科2010年2月11日完成的定向增发中,弘毅投资产业一期基金作为第一大认购股东,就一举拿出了9.84亿元现金参与其中,,弘毅投资对中联重科的看好从当初的认购情况就可见一斑。中联重科也不负弘毅的看好,市场表现让弘毅当天即获高达2.18亿元的浮盈。不仅如此,中联重科连续数年的高送转,也曾让无缘中联重科增发项目的投资者艳羡不已。然而,2012年二级市场雪崩式的暴跌,还是让曾经坚定看多的弘毅投资有所动摇。2012年四季度弘毅投资一举减持中联重科达1161.90万股,套现约1.01亿元。即便如此,截至如今,相对于高达9.84亿元的资金投入,弘毅投资历经3年,仅有不到1亿元的浮盈,照此计算3年以来的投资收益只有9.96%,年化收益率仅为3.32%。“赵令欢曾多次表态看好中联重科,甚至觉得中联重科比联想还牛,但残酷的现实已经证实,在A股市场赚了钱就跑才是真理。”上述私募人士对此表示。
PE争宠小马奔腾 IPO却屡屡受阻最近几年,影视文化投资如火如荼,小马奔腾以其稳步发展的产业规模、良好的收入及利润,成为PE争抢的绝佳目标。2008年3月,公司便获得著名外资PE霸菱亚洲4000万美元的注资;而后霸菱亚洲的退出,却也给更多PE机构带来投资机会,11年3月,公司的最后一轮融资更是吸引了超过40家机构参与竞投,此轮高达7.5亿元的融资项目,由建银国际影视出版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领头,开信创投、信中利、清科创投、汉理资本旗下汉理前景基金等其他多家风投瓜分。但随后,小马奔腾的IPO之路可路阻重重。首先小马奔腾上市地点也一波三折。小马奔腾曾考虑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国内创业板开板后的一度疯狂,使得影视制作类公司获得了相对境外市场更热烈的追捧。或许当时国内外市场冰火两重天的对比,让小马奔腾决意选择A股市场。中银国际建议小马奔腾登陆中小板,小马奔腾更倾向于创业板发行。随着时间流逝,后来的创业板估值已一落千丈。也有市场传言,小马奔腾IPO受阻因未拿到中宣部的批文,导致报会材料被退。事实究竟如何,现在仍是一团迷雾。
亚洲互动传媒东交所摘牌 红杉资本退出无门2007年4月,亚洲互动传媒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前,红杉占其总股本的11.56%。9月20日,亚洲互动传媒有限公司居然被摘牌,原因是亚洲互动传媒前CEO崔建平挪用公司资产。崔在未得到公司董事会同意情况下,将全资子公司北京宽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银行的1.069亿人民币的定期存款为第三方企业北京海豚科技发展公司的债务做担保,后者从银行贷款1.03亿元人民币,并有1800万元已用于偿还海豚科技部分贷款,而剩余资金或将无法收回。虽然,2008年5月红杉套现1.34%股份。目前仍持有亚洲传媒9.19%的股份,为其第二大股东。
上海世纪创投SPAC未成惨遭封盘2008年4月29日,运用SPAC模式的上海世纪创投有限公司并购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行动宣告失败并惨遭“清盘”。不仅如此,上海世纪管理人还要倒贴给股东约400万美元赔偿。上海世纪从2006年便主动接触的目标企业——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科伦药业是中国最大的输液专业制造商,位居中国医药企业50强。2006年科伦主导产品大输液的产销量逾14亿瓶,200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接近20亿元,净利润达2亿多元。在双方的积极努力下,2007年5月29日,上海世纪高调宣布了与科伦药业签订确定性股份购买协议,并将收购其全数股权。不过,2008年1月,有关部门称科伦药业属于国内静脉输液产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不鼓励其在境外上市,继而否决了这次并购。
太子奶资金链断裂 李途纯失去控制权2007年,太子奶与高盛、摩根士丹利、英联等外资签署引资协议,引入高达7300万美元的注资,但在协议条款中含有如这一内容:在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2008年三聚氰胺危机发生后以及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时,太子奶因大规模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充分暴露,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关闭位于北京、株洲等多地的连锁店;其在西南地区的生产基地也已经停产,甚至有各地经销商集体逼讨债务。2008年11月21日,太子奶股东达成协议,高盛、摩根士丹利、英联等受让李途纯此前所持太子奶全部股权,李途纯仅保留名誉董事长一职……今年5月31日,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