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炉220冷坯调火标准作业流程讲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号炉220冷坯调火标准作业流程讲述

福建三钢中板厂标准作业流程文件  PAGE \* MERGEFORMAT 8/ NUMPAGES \* MERGEFORMAT 8 1号炉220冷坯调火标准作业流程 1号炉220冷坯调火标准作业流程 (QZ/SG ZB ZBCJ JR 020-01-2014) 作业目标:按工艺要求控制板坯温度,保障1号炉钢坯加热质量,确保后续生产高效、稳定。 序号作业步骤作业内容关键控制点原因/后果图示区1接班1 、观察上个班次的交接记录本记录情况,对存在异常向班长汇报,首班人员需在交接班记录本 “接班人”处签字完成交接班。 2 、电子台账接班:在MES电脑依次进入“中板作业”→“轧钢作业管理”→“加热炉加热台账”→“交接班”→“我接班”→选择“接班人”→“确定”完成接班(见图1-1)。 MES量化考接班:在MES电脑依次点击“中板作业”→“轧钢作业管理”→“加热炉装炉(2)”→“交接”→选择“日期”、“班组”、“班次”、“岗位”、“操作人员”,确认无误后,点“保存”(见图1-2)。  岗位和人员信息与实际一致。 若不一致,工作量统计会出现偏差。 图1-1 MES台账交接 图1-2 MES量化考核交接2确认炉内计划点选MES电脑“加热炉出炉”界面右下方“按坯料规格”左侧复选框(见图2-1),目测确认各加热段坯料最大厚度为220mm。 点选“按钢种”左侧复选框,目测确认各加热段220mm厚度坯料有冷坯。 从出钢口开始算起,若出钢位有钢(见图2-2):第1~3排坯料的位置为均热段,第4~9排为加热二段,第10~15排为加热一段,第16~17排为预热段。若出钢位无钢,则以上数字减1后为对应加热区。 若各加热段内有其他规格坯料(冷/热),则按照不同坯料对应的调火流程以就高原则进行控制。 坯料宽度及炉长决定坯料在炉位置。 确保各规格坯料加热后都能满足工艺要求。预热段 加热一段 加热二段 均热段 图2-1 MES钢坯在炉序列 出钢位钢坯 图2-2 出钢位有钢3各段煤气流量控制点击“燃烧系统”各加热段煤气流量调节“+”或“-”,调节各段煤气流量至符合要求(见图3-1)。均热段煤气流量为1000~1500m3/h。 加热段2煤气流量为3500~4500m3/h。 加热段1煤气流量为2000~2500m3/h。 总管煤气流量<8000m3/h。若炉内有其他规格坯料(冷/热),则按不同坯料对应的调火流程要求的流量以就高原则进行调节。确保各规格坯料加热后都能满足工艺温度要求。加热1段煤气流量调节 加热2段煤气流量调节 均热段煤气流量调节 图3-1 各段煤气流量调节4各段空气流量控制点击“燃烧系统”各加热段空气流量调节“+”或“-”,调节各段空气流量至符合要求(见图4-1)。均热段空气流量为7000~8000m3/h。 加热段2空气流量为15000~17000m3/h。 加热段1空气流量为121000~14000m3/h。 若炉内有其他规格坯料(冷/热),则按不同坯料对应的调火流程要求的各加热段空气流量以就高原则进行调节。方便后续调节。加热1段空气流量调节 加热2段空气流量调节 均热段空气流量调节 图3-1 各段空气流量调节5炉温控制目测确认各区温度符合要求。 若某区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按照步骤3和4的方法增大煤气和空气流量,至温度升至符合要求。 若某区温度超出目标温度,按照步骤3和4的方法减少煤气和空气流量,至温度稳定至符合要求。均热段目标温度1230~1250℃。 加热段2目标温度1250~1280℃。 加热段1目标温度1150~1180℃。 若坯料进入相应加热段内有其他规格坯料(冷/热),则按所在加热区域不同坯料对应的调火流程要求的温度以就高原则进行控制。确保各规格坯料加热后都能满足工艺温度要求。6残氧量控制目测确认残氧量值符合要求(见图6-1)。 若残氧量<5%,则按照步骤4的方法增大空气进气量,或按照步骤3方法减少煤气进气量,至残氧量符合要求。 若残氧量>10%,则按照步骤4的方法减少空气进气量,或按照步骤3的方法增大煤气进气量,至残氧量符合要求。残氧量为5~10%。工艺要求。残氧量 图6-1 残氧量 7炉压控制目测确认炉膛压力值符合要求(见图7-1)。 若炉压>40Pa,则按照《1号炉升温标准作业流程》步骤2的方法增大排烟风机频率,或按照步骤3~4的方法减少煤气、空气进气量,至炉压符合要求。炉膛压力值<40Pa。工艺要求。炉膛压力 图7-1 炉膛压力8排烟温度控制目测确认各加热区排烟温度符合要求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