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学期高二化学期末练习(三)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练习(三)
1.下列“假说”在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一定的作用,从目前的化学理论看,仍然科学的是
A.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
B.每一元素的原子以其原子质量为其本质特征
C.电解质在溶液中会自发离解成带电的粒子
D.使反应体系熵值增大的反应方向,就是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2.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ΔH=-25kJ·mol-1???………………①
3 Fe2O3(s)+CO(g)=2Fe3O4(s)+CO2(g)ΔH=-47kJ·mol-1??…………… ②
Fe3O4(s)+CO(g)=3FeO(s)+CO2(g) ΔH=19kJ·mol-1? ………………… ③
则下列关于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O+CO=Fe+CO2 ΔH=-11 kJ·mol-1
B.FeO(s)+CO(g)=Fe(s)+CO2(g)ΔH=-11 kJ·mol-1
C.FeO(s)+CO(g)=Fe(s)+CO2(g)ΔH=11 kJ·mol-1
D.FeO(s)+CO(g)=Fe(s)+CO2(g)ΔH=-22 kJ·mol-1
3.常温时,将V1 mL cl mol·L—1的氨水滴加到V2 mL??c2 mol·L-1的盐酸中,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混合溶液的pH=7,则c1V1=c2V2 B.若V1=V2,c1=c2,则混合液中c(NH4+)=c(Cl—)
C.若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H4+)=c(Cl—)
D.若V1=V2,且混合液的pH7,则一定有c1c2
4.一定温度下的某固定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n mol Y发生如下可逆反应:X(g)+Y(g)2Z(g)+W(s);ΔH>0。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Z。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始时刻和达平衡后容器中压强之比为a:(1+n)
B.平衡后若加入少量W,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平衡逆向移动
C.平衡后若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会增大
D.达平衡时,物质X和Y的转化率之比为n:1
5.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Cl有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纯碱溶液又有沉淀生成,下列溶液中符合此条件的是:①Ag+、Fe3+、Na+ ②Ag+、Al3+、K+ ③Ag+、Ba2+、NO3― ④SiO32-、AlO2-、K+ ⑤Ag+、NH4+、H+ ⑥AlO2―、K+、Al3+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⑥
6.已知某溶液中存在OH―、H+、NH4+和 Cl― 四种离子,其浓度大小有如下关系:
①c(Cl―) c(NH4+) c(H+) c(OH―) ②c(NH4+)= c(H+)c(Cl―) c(OH―)
③c(Cl―)= c(NH4+)且c(OH―)= c(H+) ④c(OH―) c (H+) c(Cl―) c(NH4+)
⑤c(Cl―) c(H+) c(NH4+) c(OH―)
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①③⑤
7.某学生欲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9.下列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是①二氧化硅 ②碘 ③镁 ④蔗糖 ⑤冰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⑤
10.2001年报道镁和硼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如图示意的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MgB B. MgB2 C.Mg2B D.Mg3B2
11.以酚酞试液为指示剂,用0.10 mol/L的标准盐酸溶液对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待测NaOH溶液滴定完成时,盐酸滴入
的体积/mL①20 mL NaOH溶液V1 ②20 mL NaOH溶液+10 mL水V2③敞口隔夜放置的20 mLNaOH溶液V3计算该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 mol/L)合理的是
A.c= eq \f(0.10×(V1+V2+V3),3×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1章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与效果检验(中央银行学,王广谦)习题.doc
- 第11讲工程问题学生版.doc
- 第11课《寻找幸运花瓣》教案.doc
- 第11课教育产业的勃兴学生复习资料.doc
- 第11部分样卷及样卷答案2.doc
- 第126648号2009学年第1学期八年级英语期中素质检测卷(含考卷答题卡听力材料答案).doc
- 第121170号1.6_1.7第一章拓展提高题.doc
- 第12单元教学计划.doc修改教案.doc
- 第12周第2课时课题降水的变化与分布.doc
- 第12册写字课教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