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简明中国古代史作业参考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明中国古代史作业参考解析

简明中国古代史作业(1—4)部分题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诸侯国不再听命于天子,相互兼并,于是出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这样的大国称为“霸主”。各大国都争当霸主,于是就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一般认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为“五霸”。实际上宋襄公想称霸却未做到。而吴、越两国却相继到中原争霸,影响较大。 2、李悝改革 李悝是我国古代法家的创始人,于公元前400年左右被魏文侯任用为相,在魏国进行改革。 主要内容为:削弱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尽地力”;“善平籴”;制定《法经》。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使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3、合纵与连横 战国时期,关东各国为了抗拒强秦,就组成军事联盟,称为“合纵”。强秦为了破坏关东的“合纵”以便于它向东方发展,就用军事压力和政治离间等手段,在关东争取盟国,称为“联盟”,但由于关东各国之间互相猜疑,矛盾重重,在对抗秦的进攻方面,各有打算,苏秦死后,“合纵”瓦解。秦则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最后打破了关东各国的“合纵”,统一了全国。 4、《五经》 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五部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书经》也叫《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易经》 也叫《周易》是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礼经》也叫《仪礼》《士礼》,是春秋、战国时期部分礼仪制度的汇编;《春秋》也叫《春秋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5、张骞通西域 西汉初年,西域的概念主要指今天的南疆,西汉中期,概念扩大,包括了北疆和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汉武帝时为争取联合力量反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大月氏,张骞的使命虽没有完成,但带来了关于西域的情况。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乌孙共击匈奴,这个使命也没有完成,但张骞的西域之行建立了西汉与西域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6、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汉武帝时为太史令,幼时聪慧,年轻时周游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博览群书,学术根基深厚,经历丰富。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开始撰写《史记》,约用了近十年时间完成。全书上起黄帝,下迄“当代”(武帝时),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此后两千年间的正史编撰创立了规范。 7、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袁绍以精兵十万,劲骑万余匹,南渡黄河。袁绍虽兵多粮足,但军纪松弛,人心涣散。曹操能用于迎战的士卒不过两三万人,兵、粮都远不及袁绍,可是曹操的将士用命。公元200年,曹操以五千骑兵,夜袭袁绍军于官渡附近的乌巢,全烧袁军的粮食、辎重,袁军大乱。他又乘势以万人大破袁军主力于官渡,这就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官渡之战”。 8、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曹操为吞并江南而与刘备、孙权进行的一场有决定意义的战争。曹操在统一北方以后,于208年乘胜挥师南下想统一长江流域。刘备孙权联合起来抗击曹操,联军五万余人与曹军二十余万相遇于赤壁。曹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又由于长期行军作战,疲惫不堪,内部矛盾严重,士气不振。最后孙刘联军大败曹军,这就是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 “赤壁之战”。 9、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南通余杭(今杭州),由北到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全长200余公里,是世界著名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对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10、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力强盛,边境安宁,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太平盛世”。 11、庆历新政 为了解除日益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北宋的统治集团中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曾提出过各种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九月,范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在欧阳修等人的支持下,提出十项改革方案,被仁宗采纳,诏行全国。由于改革触犯了大官僚地主们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改革失败,史称“庆历新政”,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揭开了序幕。 12、郭守敬 元代大科学家,他在天文、数学以及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奉命修历,认识到修历的基本工作在于实测。他创造了简仪、仰仪和圭表等一系列仪器以助观测。其中简仪比欧洲的同样仪器早300年。他根据观测和研究,制定了《授时历》,这是我国古代最精确和使用最久的历法。 13、张居正改革 明朝中期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挽救明朝的统治,张居正进行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