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经济学8、9、10、11章参考解析
《西方经济学》第八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2.试述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第二,在一般情况下,市场上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收益产品”(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边际成本是“边际要素成本”.因此,一般场上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第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
5、设一厂商使用的可变要素为劳动L,其生产函数为:
Q=-0.01L3+L2+38L
其中,Q为每日产量,L时每日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劳动市场及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0美元,小时工资为5美元,厂商要求利润最大化.问厂商每天要雇佣多少小时劳动?
解答:要点如下:
已知工资W=5.
根据生产函数及产品价格P=0.10,可求得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如下:
VMPL=P×MPPL =P×
=0.10×()
=0.01×(-0.03L2+2L+38)
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工资,即:
5=0.10×(-0.03L2+2L+38)
或 0.03L2-2L+12
解之得:
L1=20/3 L2=60.
当L1=20/3时,利润为最小(因为0),故略去.
当L2=60时,利润为最大(<0).故厂商每天要雇佣60小时的劳动.
6、已知劳动是唯一的可变要素,生产函数为Q=A+10L-5L2,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劳动价格为W,试说明:
(a)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
(b)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反方向变化.
(c)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产品价格同方向变化.
解答:(a)因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根据
W=VMP=P×MPPL=P×
即 W=P×(10-10L)=10P-10PL
得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为:
L=
(b)因 <0 ,故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反方向变化.
(c)因 0 ,故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产品价格同方向变化.
8、试述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要素供给者(消费者)遵循的是效用最大化原则,即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
第二,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
第三,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即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10、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劳动供给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则是闲暇的价格.于是,劳动供给量随工资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说明: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等于解释闲暇需求曲线向上斜(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
第二,闲暇价格变化造成闲暇需求量变化有两个原因,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于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反.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同.
第三,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小,而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高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就较大,甚至可能超过替代效应.如果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则结果就是: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亦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
15、某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为别为.请问:
(a)均衡工资为多少?
(b)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美元,则新的均衡工资为多少?
(c)实际上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美元税收由谁支付?
(d)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多少?
解答:(a)均衡时,DL=SL,即4000-50W=50W,由此得到均衡工资W=40.
(b)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课以10美元的税收,则劳动供给曲线变为:
由此,,即50(W-10)=4000-50W,得W=45,此即征税后的均衡工资.
(c)征税后,厂商购买每单位劳动要支付的工资变为45美元,而不是征税前的40美元.两者之间的差额5美元即是厂商为每单位劳动支付的税收额.工人提供每单位劳动得到45美元,但有10美元要作为税收交给政府,所以仅留下35美元.工人实际得到的单位工资与税前相比也少了5美元.这5美元就是他们提供单位劳动而实际支付的税款.因此,在此例中,厂商和工人恰好平均承担了政府征收的10美元税款.
(d)征税后的均衡劳动雇佣量为:
50(W-10)=50(45-10)=1750
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
10×1750=17500
17、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