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月刊时谈:隐性就业,渴望“显性”保障
半月刊时谈:隐性就业,渴望“显性”保障
开网店、自由撰稿、全职做家教……这些“非传统”的就业形式正越来越受到“90后”高校毕业生的青睐,也成为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背景下,就业形式的新补充。然而不签劳动合同、没有缴纳任何保险的隐性就业人群,如何保护其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统计数据外的群体
毕业已经一年,经历了各种招聘失利,黄芸如今依然每天游走在校园周边,过着“校漂族”的生活。虽然没有工作,但她也有自己的一份收入。
黄芸在学校“格子铺”商铺内租了个不到半平方米的“格子”,每月支付很少的费用,寄卖自己淘来的新奇物品。“不用看店,不要交税,每个月稍微能赚一 点钱,挺好的。”黄芸告诉记者,她还准备把格子铺“规模化经营”,“很多高校周边都有类似的店铺,我可以多租几个?格子?搞连锁,收益应该会更高一点”。
因为舞蹈功底不错,身材、长相出众,22岁的丽丽在大学里就经常接到一些模特、舞者的兼职工作。在演艺行里摸爬滚打熟了,毕业之后,她找到两个有舞蹈功底的女孩组了一个舞团,如今在长沙的商业演出圈里已经小有名气。
“一个表演就几分钟,但能拿到600元左右的报酬。周末活儿多,有时一天要赶好几个场子。其他时间可以自己支配,收入也不错。”丽丽说,现在的状态谈不上创业,也没有固定的雇主,但自己已经把这看成一份职业了,希望以后能往演艺经纪人方向发展。
33岁的赵涵是一名“海归”,家境不错,英语流利。归国后虽然在一些私企、培训机构任过职,但最后还是选择当一名自由职业者。“开了一家电子产品的微商店铺,还给几个中学生做一对一的英语口语辅导,收入也还不错。”
做翻译、家教、模特,搞设计,开淘宝店……所谓隐性就业,是指没有通过传统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的一种工作和生活状态,也就是处于相关部门的就业统 计数据之外。记者发现,如今选择隐性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正在悄然增长。不少文科专业的毕业生,倾向于做自由撰稿人或网络写手,过着相对单纯的码字挣钱生 活;而一些理科生则干脆在家打造个人工作室,为淘宝店铺、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平台提供搭建和维护服务,同样做得风生水起。
“不用看老板脸色”“不想上班也不用担心请假扣钱”“分分钟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很多年轻人而言,灵活自由的隐性就业有着独特魅力。根据 西安交通大学的调查统计,该校2013届本科毕业生中,灵活就业人数占总数的2.62%,这一比例2014年上升到6.67%。而在记者采访中,有相当一 部分应届毕业生表示,他们也想尝试更为灵活自由的工作。
潇洒背后的隐忧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将达到749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隐性就业族的兴起,说明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铁饭碗?对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魅力不再,时间灵活自由的就业更符合这些?90后?的口味。”湖南商学院学工处教师蒋瑛瑾说。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隐性就业族并不像媒体报道的那般光鲜亮丽,他们有着自己的苦恼和忧虑。
27岁的颜琼为了照顾孩子,不得不辞掉房产置业顾问的工作,一边带孩子一边经营着一家淘宝奶粉店。在取得不少同龄妈妈的信任后,生意越做越大,月入 一两万元不成问题。尽管收入比以前高很多,颜琼仍然有着深深的不安:“跨境购买奶粉的生意主要依赖海关相关政策,加上开网店不交税。职业存在的合理性本来 就有争议,说不定哪天发生什么变化,未来的路怎么走,还很难说。”
“商演舞者本来就是吃青春饭。”丽丽说,很多人觉得她很风光,来去自由,收入可观,但他们不知道这一行业竞争有多惨烈,市场最认可的就是“新鲜、新奇”,新老交替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不知道我这张?老脸?能混到几时,我也不知到那时如何实现转身。”
记者了解到,“动辄月入过万”是更多颗粒无收甚至亏损的隐性就业族向往的“神话”。经营网店在隐性就业中占据很大比例,这其中,除少数人收入可观外,大多数店主生意清淡。
缺乏社会足够的理解和支持,也成为隐性就业者沉重的心理负担。很多人认为隐性就业就是找不到工作的权宜之计,诸如不思进取、没有正经职业等非议让一些隐性就业者心生迷茫。而缺乏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更让这一群体的处境存在隐忧。
“一说起我的工作,我妈就摇头,她总说女孩怎么能这样天天跑来跑去。”黄芸告诉记者,“父母希望我能谋个稍微稳定一些的职业,早点嫁人。我也不知道能坚持到几时。”
新就业形式亟待权益保障
在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看来,隐性就业是新时代背景下一种新的就业甚至创业形式。这种就业形式是对“显性就业”的有效补充,不仅丰富了劳务供给方式,分流就业压力,缓释社会焦虑,而且也为经济注入了活力。
不少受访专家认为,随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