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韩军新语文-关于新语文教育答问“语文建设”
新语文教育答教育部《语文建设》杂志编辑问
带着思想前行
(载《语文建设》2010年10期)
一、关于“新语文教育”的概念
1、您主张语文教育回归五四“新文化”精神,落实“科学”与“民主”,但您又曾经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一文,请问您是怎么区分“科学”与“科学主义”的? 有专家认为,目前的中学语文教育缺少科学性。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新语文教育”不是“‘新的’语文教育”的意思。“新语文教育”的“新”,不是形容词,是名词,指五四新文化,“新语文教育”就是在五四新文化精神指引下的语文教育。新语文教育,不是标新立异,不是否定传统,反而是回归并尊重传统,反对浮躁的创新,要除“新”布旧,要返本归根。“新语文教育”主张回归两个传统,一个是几千年语文教育的传统,一个是五四新文化的传统。
五四新文化提倡科学,科学就是求真,“新语文教育”就是要“循求”语文教育的“本真”规律(不问新旧,唯真必循),同时,让学生说真话、做真人;五四新文化提倡民主,民主就是对人的尊重,“新语文教育”就是尊重学生与教师的自由与个性,塑造自由、个性的人。
首先厘清概念。科学主义是一种独尊自然科学的思潮,是一种科学万能、科学迷信、科学至上论,又名“唯科学”或“唯科学主义”,其特点在于将科学的有限原理转换为无所不包的教条,从而使之超越了具体的知识领域。科学主义的内涵:
第一,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典范。即科学知识不仅是必然正确的,而且可以推广用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第二,科学方法万能。用权威的韦氏英语大辞典的解释,即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被应用于包括哲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研究领域,只有这样的方法才能富有成效地被用来追求知识。
第三,科学没有界限。即宇宙万千现象,不存在科学不能研究的对象。由于科学的方法往往被理解为科学的核心,是科学用以研究任何对象、获取任何知识的工具和手段,所以,作为科学主义特征之一,“科学方法万能”居于核心和支配地位。
科学主义是把科学推向极致,推向“科学迷信”,“宇宙万物唯科学至上”,这,恰恰是反科学、反科学性、反科学精神的,与“科学、科学性、科学精神”的本质恰恰是对立的。科学主义是一种迷信(对科学的迷信),而科学、科学性、科学精神倡导却是一种理性精神、有限精神、怀疑精神。
我们提倡“限制科学主义,剔除科学主义”,是跟“提倡科学、科学性、科学精神”恰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用严格的哲学定义来说,“科学主义”是一个贬义词、负向词。而“科学、科学性、科学精神”是褒义词、正向词。当初我运用的时候,完全按照哲学界的一般规范,全部当作贬义词、负向词来用。
可以打个通俗的比方,就一目了然。我们可以说“既坚持经验,又反对经验主义”,“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反对闭关锁国”,“既相信自我,又反对自我迷恋”,“经验”是好的,而“经验主义”就是“经验”的过度膨胀;“独立自主”是好的,而“闭关锁国”就是“独立自主”走向极端;“相信自我”是好的,而“自我迷恋”就是过份迷信、迷执自我。“坚持经验”与“反对经验主义”并行不悖,“坚持独立自主”与“反对闭关锁国”并行不悖,“相信自我”与“反对自我迷恋”并行不悖。同样道理,“限制科学主义、???除科学主义”与“坚持科学、科学性、科学精神”,同样是并行不悖的。
17年前的拙文《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严格区分“科学主义”与“科学、科学性、科学精神”,在严格的意义上提出“限制科学主义”。拙文原文: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理性剖解和抽象,更不反对‘科学’和‘理性’本身,相反我们更提倡抱持一种科学态度,理性态度。这是我们必须申明的。我们只是不同意科学主义的理性哲学观和语言观,反对那种抛开了语言人文精神本质约束的纯知性的漠视情感的泛滥无度的科学主义的理性剖解与抽象。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主张限定科学主义,张扬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
拙文已经发表17年了,17年前有尊敬的先贤与同仁在没有弄清哲学基本概念的情况下,误读我的观点,把“科学主义”理解成“科学、科学性、科学主义”的同义语,以为“限制科学主义”,就是“反对科学、科学性、科学精神”,比如张志公先生、于漪先生就如此解读我的文章,把我误当成“科学精神的反对者”。当然,语文教育界中诸多先贤与同仁,包括张志公、于漪先生,很少有哲学专业出身,理论又不普及,误读情有可原。
17年后的今天,仍有人把“科学主义”等同于“科学、科学性、科学精神”,把“限制科学主义、剔除科学主义”径直理解成“限制科学、科学性、科学精神”,就让人惊愕了!
由于概念不清,也就出现了一些不伦不类、不规范的提法,比如“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规范的提法应该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哲学界的共识是:科学非万能,科学方法不能迷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学期第5单元导学案.doc
-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7单元备课.doc
-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1、二单元教案.doc
-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教案.doc
-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备课.doc
-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数学7单元教学设计75_87.doc
-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86_92.doc
-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数学第1单元教学设计1_11.doc
- 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数学2单元教学设计12_34.doc
-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案.doc
- 2024-2025学年初二(上)数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二)含答案.pdf
- 2022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2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2北海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初二(上)数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三)含答案.pdf
- 2022北海康养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4-2025学年初二(上)数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四)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初二(上)数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一)含答案.pdf
- 7.1《动物游戏之谜》精品优秀课件.pptx
- 2024-2025学年初二(上)数学第一次月考模拟卷(五)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