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斜拉桥拱塔大缩尺比全模型试验研究.doc
斜拉桥拱塔大缩尺比全模型试验研究
摘要: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桥梁桥塔模型试验研究,多采用大比例节段模型为研究对象,节段模型无法完整反映索塔的整体受力机理;本文采用1:10大比例全模型,对马鞍山长江大桥右叉斜拉桥的拱形索塔进行试验研究,解决了模型试验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恒载补偿设计、拱塔环向预应力加载和斜拉索张拉模拟等。测试分析表明:拱塔模型试验的设计合理可行,较好反映了斜拉索拱塔的受力特性;对马鞍山长江大桥右叉斜拉桥的设计、施工都具有指导作用;本研究对类似桥塔的设计、施工等也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比例模型;全模型;拱塔;模型试验
中图分类号:U448. 27 文献标志码:A
Large Scaled whole Model Test Research on
Arch Pylon of a Cable Stayed Bridge
Abstract:Large scaled sectional model is commonly adopted in the pylon test research of cable supported bridges, whereas sectional pylon model could not reflect and describe the mechanical mechanism of whole pylon. In this paper, full-size model of arch pylon is taken in test research of Maanshan Yangtze River cable-stayed bridge. Several key technical problems of full-size model test research are solved, such as dead load compensation, loading method of HYPERLINK /circumferential_reinforcement circumferential reinforcement, and simulation of cable tension. Research shows that: design of the full-size test model is proper and applicable, and it can accurately demonstrate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bridge pylon; method and results in this paper could have instructive effect o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Maanshan Yangtze River Bridge; also, this study is also referential to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test of other similar bridge
Key word:Large scaled model, full-size model, arch pylon, model test
引言
多塔斜拉桥,在国内发展较晚,文献较少。混凝土拱形桥塔多塔斜拉桥尚属首次出现,桥塔造型新颖,没学效果好,但桥塔刚度问题、结构力学性能等问题的研究亟待解决。进行新型索塔结构的模型试验,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有的桥塔节段模型试验一般采用与实桥相同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布置及大小。国内二十多项工程曾开展过索塔锚固区节段模型试验,大部分模型为足尺模型,即1:1,也有少数试验采用1:1.5或1:1.6的大缩尺比模型。1999年,浙江大学的项贻强等进行了南京长江二桥、鄱阳湖口大桥桥塔锚固区足尺节段模型试验[1]。2001年,中铁大桥局李兴华等进行了芜湖长江大桥桥塔锚固区足尺节段模型试验[2]。2001年,漳州市公路局汤少青等通过鞍座节段模型试验研究了漳州战备大桥的工作性能[3]。2002年,东南大学刘钊等进行了润扬大桥北汊斜拉桥桥塔锚固区足尺节段模型试验[4]。2004年,中铁大桥局桥科院郑纲进行了沈阳市富民桥桥塔锚固区足尺节段模型试验[4]。2005年,长沙理工大学王鹏等进行了金华江大桥桥塔锚固区足尺节段模型试验[5]。2006年,湖北工业大学马威等进行了珠江黄埔大桥桥塔锚固区足尺节段模型试验[5]。2007年,英国合乐中国有限公司杨允表等进行了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塔锚固区节段模型试验[6]。2008年,西南交通大学刘兆丰等进行了西江特大桥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