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章 单元机组主控制系统综述
第十章 单元机组主控制系统
The Unit Master Control System
; 第五节??? 滑压运行机组的协调控制方案
The Sliding Pressure Control of Unit Load
第六节??? 负荷指令处理
Processing the Load Instruction
第七节??? 单元机组主控系统实例
The Examples of The Master Control System
;第一节 概 述
Overview
;机、炉主控制指令MT、MB分别代表了汽轮机调门开度(或汽轮机功率)指令和锅炉燃烧率(及相应的给水流量)指令。
;?
图10-1 协调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
第二节 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t Load Object
;输出量(被调量):单元机组的输出电功率NE和汽轮机前主蒸汽压力PT,如图10-2所示。 ; 为了便于讨论问题,先分析单元机组的动态特性。 ;二、主控制系统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
; MB扰动下,PT的动态特性近似为具有惯性的积分环节的特性,NE近
似不变;MT扰动下,PT的动态特性近似为比例加积分环节的特性,NE的
动态特性近似为惯性环节或比例加惯性环节的特性。
; 第三节 负荷控制方式
The Modes of Unit Load
Control
?; ?机炉主控制器由两部分组成。
;?
图10-7 锅炉跟随方式方框图
; 当单元机组中锅炉设备运行正常,机组的输出电功率因汽轮机部分设备工作异常而受到限制时,可采用锅炉跟随方式 。; ? 当负荷指令N0改变时,锅炉主控制器先发出改变锅炉的燃烧率(及相应的给水流量)的指令MB。待机前压PT改变后,汽轮机主控制器发出改变调门开度的指令MT,从而改变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入量,使机组输出电功率NE改变,并与负荷指令N0趋于一致。最后稳态时,NE=N0,PT=P0。
; ? 当单元机组中汽轮机设备运行正常,机组的输出电功率因锅炉部分设备工作异常而受到限制时,可采用汽轮机跟随方式。
;(a) ; ? 在动态过程中,当汽压偏差在死区非线性环节的不灵敏区范围内时,即时,对MT无影响,当时,将经非线性环节限制MT,从而限制汽轮机调门开度进一步变化,达到限制汽压偏差的目的。
;图10-12 (a)以汽轮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b)限幅(saturation)非线性环节特性
?
; ? 当功率偏差信号送入锅炉调节器PIB的同时,也通过非线性环节送入汽轮机调节器PIT。在动态过程中,信号可看作是主汽压力给定值的一部分。 ;?
图10-14为综合型协调控制方式的原则性方框图。 ; ? 当负荷指令N0改变时,机、炉调节器PIT和PIB同时对汽轮机侧和锅炉侧发出负荷控
制指令,并行地改变锅炉的燃烧率(及相应的给水流量)和汽轮机调门开度。同时为了使
主汽压的变化幅度不致太大,还根据汽压PT偏离给定值P0的情况适当地限制汽轮机调门开
度的变化,并适当地加强锅炉燃烧率的控制作用。当调节结束后,机炉主控制器共同保证
输出电功率NE与负荷指令N0一致,汽压PT恢复为给定值P0。
;第四节 前馈控制的应用; (2) 将前馈信号作为机、炉主控制指令的基本组成部分,以保证机组的输入能量与能量需求基本一致,在变负荷控制过程中起“粗调”作用。 ;?
图10-17 某350MW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案
(a) 协调控制方案;(b)方框图
; 2、锅炉侧,对锅炉主控制指令MB加入了机组负荷指令N0的比例微分(PD)前馈信号,其中,比例(P)作用保证燃烧率(及相应的给水流量)与负荷要求始终一致;微分作用(D)补偿锅炉的动态迟延和惯性。
;图10-18 某320MW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案 ;分析:
; 2. 汽机主控指令MT的形成
; ? 对调节级压力P1信号修正方法:压力比修正和压力差修正。 ;例10-3 图10-20为采用为直接能量平衡信号的协调控制方案。
;分析: ;(3)汽机侧,汽机调节器(PI)的输入信号为
;2.具有压力差修正的能量平衡信号
; 第五节 滑压运行机组的协调控
制方案
The Sliding Pressure Control
of Unit Load
;?在主控制系统结构上
;图10-24 某300MW单元机组滑压运行时的负荷协调控制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