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沟道感应淬火试验.pdfVIP

双排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沟道感应淬火试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排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沟道感应淬火试验

曼 = Z CN41—1148/TH 轴承 2011年6期 Bearing 2011,No.6 双排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沟道感应淬火试验 沈伟毅,王明礼,杨德胜 (洛阳 LYC轴承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39) 摘要 :针对双排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的结构特点 ,设计了感应器和试验方案,进行了样圈双排球沟道的感应淬 火试验,并由试验结果得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转盘轴承;双排四点接触球轴承;感应淬火;沟道;SE艺参数 中图分类号:TH133.33;TH15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000—3762(2011)06—0027—02 双排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承受轴向载荷和倾 覆力矩的作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失效形式主要 表现为沟道疲劳剥落。因此,沟道的感应淬火质 量对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分析 表明:足够的淬硬层深度是沟道不发生剥落的重 要保证。为此,进行了沟道的感应淬火试验,以确 定合理的工艺参数。 收稿日期:2010—12—10;修回日期:2011—02—27 1 感应淬火试验 1.1 设备 试验 采 用 DGF—C一102—2型 BPS一 100 kW/2 500 Hz中频感应淬火机床。 1.2 试验样圈及要求 试验样圈采用 9787/2135轴承内圈,材料为 42CrMo,经调质热处理,车加工后示意图如图 1所 示。其淬火技术要求为沟道表面硬度 55—60 HRC,淬硬层深度不小于4 mm。 图 5 离心 式微 量供 油器供油速 率 从图5可看出,离心式微量供油器平均供油 速率为0.5 mg/天。离心式微量供油器初期供油 量较大,后期趋于平缓,这是由于离心式微量供油 器的储油腔内含有空气,而试验环境为真空,造成 储油腔内、外压力差,致使离心式微量供油器初期 供油偏多,随着压力差的减小,供油速率随之趋于 平稳。据此,根据微量供油器的供油速率和开始 供油的时间就可以选择合格的微量供油器。 4 结束语 介绍了一种长寿命轴承用离心式微量供油器 的筛选装置,此筛选装置可以较精确地模拟离心 式微量供油器的实际工况,解决了理论计算与实 际应用之间的差距,为离心式微量供油器的实际 应用和优化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通过本筛选装 置已筛选多种型号离心式微量供油器,并投入实 际使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汪洋,刘秋生,阎嘉坪.空间液体润滑多孔储油器特 性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 ,2008,28(6):592—596. [2] 王子君.陀螺轴承用多孔聚酰亚胺保持架研究[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4. [3] NacNeil G F.Porous Material Development for Instratu- ment Bal Bearing Retainer Applications[R].c.S. Draper Lab Cambridge,MA ,Repo~ NoE 一2 767, 1 973. [4] 杨虎,岳纪东,韩珂珂.电机转子轴承的一次性润滑 寿命试验[J].轴承,2009(4):28—29. [5] 李文超,潘钢锋,高飞,等.专用电机结构对轴承性能 的影响[J].轴承,2010(6):44—46. (编辑 :赵金库) ∞ 鳃 勰 舵 O O O 0 O 0 0 0 O 0 一,.p.嚣【Ⅱ一\ 县 学兔兔 《轴承}2011.No.6 图 1 样 圈示意 图 1.3 感应器的设计 感应器为仿形单沟感应器,其示意图如图2所 示。采用仿形单沟感应器分别对 2个沟道进行感 应淬火,避免了用双排球感应器同时对 2个沟道进 行感应淬火时耦合间隙调整困难,造成 2个沟道淬 火温度不一致,进而导致其硬度和淬硬层深度不一 致的问题。另外此感应器制作也相对简单。 图 2 仿 形单沟感应器示意 图 1.4 感应淬火试验 先沿样圈圆周做出分段标志,然后分段进行 感应淬火试验,各段的具体试验工艺参数见表 1, 最后检查各段表面硬度和淬硬层深度。 表 1 各段淬火试验工艺参数 坌墼 曼 ! 样圈移动速度/(mm·min ) 90 90 110 110 150 奎 兰 试验中感应器静止不动,样圈旋转。控制样 圈的转速和加热功率,调整感应器的耦合间隙,使 沟道的淬火温度控制在 880~920℃。采用仿形 单沟感应器对一个沟道进行淬火时,需对另一沟 道进行冷却保护。 2 试验结果 试验后将样圈按分段切样,分别进行检查。 结果如下: (1)用着色渗透法检查样圈,无裂纹。 (2)用 HRA一3型智能超声波硬度计检测表 面硬度为 58—61 HRC。 (3)用 HRC一150型洛氏硬度计测量淬硬层 深度,结果见表2。淬硬层轮廓如图3~图7所示。 表2 各段试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