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晴隆县城区县城风貌控制及建筑外观改造
实施方案
为提升县城立体观瞻效果,美化县城形象,推进县城美化建设,规范晴隆县县城风貌控制及建筑外观的内容、标准和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关于黔西南州县城风貌控制及建筑外观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对县城城区街道两侧建筑立面进行改造。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结合《晴隆县县城总体规划》和“《关于黔西南州县城风貌控制及建筑外观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我县特殊的区位优势,以县城精细化管理为主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组织、业主落实、社会共享”的原则,以提升县城品位、打造抗战历史文化县城特色为目标,以布依族苗族建筑风格为设计方向,以沿街建筑物屋面改造及立面清洗、粉刷、装饰装修、美化、亮化、绿化为重点,动员社会参与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改造,改变城区主街道两旁建筑物观瞻效果不佳、外观陈旧、缺乏色彩等状况,使之协调统一,丰富多彩,提升县城档次和城市品位。
二、改造范围、原则和内容
1.改造范围
县城规划区内主次干道两侧,优先改造中心街-南街、 内环路、北背街-东街、东环路、街道两侧进深50米范围。
2.改造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的角度出发,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进行人性化改造。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优化县城生活环境,体现县城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改造。
(2)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保护现存的良好县城生态环境,改善不良县城环境。将生态、环保、节能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保护不可再生资源,节水、节能,节材,提高物质的循环使用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使道路景观和县城区域的整体发展相协调。
(3) 地域性原则。体现晴隆县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抗战文化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充分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建筑符号,融合社会、文化,展现地方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实现建筑外观改造多元化的高度统一,
(4) 整体协调统一的原则,对县城景观空间构成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与县城自然景色、历史文物有机联系在一起,把街道道路与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景观整体做出一体化的设计。充分展示县城的整体形象与个性,体现人性化。以整体观念有序组织创造县城景观序列。
(5)尊重历史的原则。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承载着晴隆县县城历史演变、自然地理风貌、文化传统、居民心理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的历史性景观环境及建筑,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突出县城历史风貌,融入当代县城生活的新功能,形成新的县城街道景观和县城风貌。
(6)远近期规划相结合原则,并结合晴隆县旅游发展规划,坚持突出重点、分布实施、循序渐进、注重实效,以中心区域水塘街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各条道路交接点为重要节点,沿周边各条道路向外延伸,力争3年或5年后使整个晴隆老城区域形成一个有品位、有历史内涵的晴隆县城。
3.改造内容
按照“美观靓丽、一街一特色”原则,对每条街道进行整体规划、统一设计,形成图纸。作出《晴隆县城区城镇风貌修建性专项规划》,同时,利用媒体、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此项工作的浓厚氛围。
房屋立面改造由县住建局委托设计单位根据《晴隆县城区城镇风貌修建性专项规划》对需改造的街道进行建筑立面改造设计。具体改造内容如下:
(1)建筑
(1.1)规划中确定的建筑进行“平改坡”改造。
(1.2)对建筑外立面色调与整体效果不统一的,不能设置坡屋面的,屋顶绿化率不能低于50%。粘贴瓷砖、马赛克的建筑物改为色调统一的外墙漆。
(1.3)对建筑物立面以水泥砂浆、涂料、喷砂等不协调装饰的建筑物,改为色调统一墙漆饰面。
(1.4)对建筑布局杂乱的附加建筑、破旧建筑、临时建筑和违法建筑,一律予以拆除。
(1.5)拆除影响整体美观的防盗网(窗、栏)、活动遮阳雨棚和晒衣架;防盗网将统一改造成格栅,如需设置的须调整为户内设置隐形网;将临街建筑立面上悬挂的空调外挂机,全部改设至背街面,或在建筑立面上增加放置空调外挂机的遮挡格栅。
(1.6)整修建筑立面破损木窗,规整建筑立面凌乱设置的太阳能热水管道。
(1.7)整治门头招牌、广告,拆除影响建筑立面的广告,临街建筑立面改造过程中预留统一设置广告位置,原则上一店一招;对企业或单位的建筑设置楼宇名称和标识。
(2)街道
(2.1) 提炼城市景观要素。根据街区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特色和街道整体形象塑造的要求,发掘和提炼街区独特的城市景观要素,提出景观要素在空间布局和空间形态上的强制性控制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并根据各行业要求划行归市,确定并强制控制各街道的门市功能。
(2.2) 确定街道城市色彩基调和色彩分区。通过对街区城市色彩的分析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