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科六科不用怕,考完我们就放假!!!
PAGE
PAGE 18
09中医倾情出版 中医外科学复习资料
09中医中医外科学复习资料
题型:单选题 57道 每题1分
单选病例题 3道 共12分
病例题 2道 每题8分(一题出自于淋病和尖锐湿疣,另外一题出自乳痈、乳癖、乳核)
论述题 1道 5分 (1.外用药物使用原则;2、牛皮癣、白疕、湿疹的鉴别诊断)
总论
外科成为独立的专科——周代
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 PS记不住的记住我名字就好了……)
《金创瘈疭方》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已失传。
《世医得效方》标志着外科和伤科分立。
《霉疮秘录》我国第一步梅毒病专著。
《理瀹骈文》集外治法之大成。
学术流派:正宗派—陈实功—《外科正宗》—列证最祥,论治最精—重视脾胃,主张用外治法和外科手术。
全生派—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主要学术思想:“阴虚阳实”,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指出:“红肿乃阳实之证,气血热而毒沸;白疽乃阴虚之证,气血寒而凝。”对阴疽的治疗,提出“阳和通腠,温补气血”,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创立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和小金丹等治疗阴疽名方。 (多选题)
心得派—高锦庭—《疡科心得集》—“外疡实从内出论”,引入三焦辨证,善用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疔疮走黄
8.疾病的命名原则:比如人中疔、丹毒、流注……(单选)
部位:颈痈、背疽、手发背、乳痈、 子痈。 穴位:人中疔、委中毒、环跳疽。脏腑:肠痈、肺痈、肝痈。病因:冻疮、水火烫伤、破伤风、 漆疮。 症状:红丝疔、麻风、乳头破碎、翻花疮、脓疱疮。
形态:岩、蛇头疔、鹅掌风。颜色:白癜风、丹毒、黧黑斑。疾病特性:烂疔、流注、面游风、 湿疮。范围大小:疖、痈、发。传染性: 疫疔。病程长短:千日疮。
9.基本术语,这部分内容看一下理解就可以了,反正没有名词解释的,不用死记硬背。
五善:心善为精神爽快,语言清亮,舌润不渴,寝寐安宁
肝善为身体轻便,不怒不惊,指甲红润,二便通调
脾善为唇色滋润,饮食知味,脓黄而稠,大便和润
肺善为声音响亮,不咳不喘,呼吸均匀,皮肤润泽
肾善为身无潮热,口合齿润,小便清长,夜卧安静
七恶……这个也要看一下,注重理解记忆。
顺证:指表现出顺应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出现应有的症状,并逐步向愈的病证。 逆证:指表现出反常的症状,向不良方向发展的病证。
10.疮疡疾病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火毒。
11,、痰饮瘀血既使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
12.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13、阴阳辨证
阳证阴证发病缓急急性发作慢性发作皮肤颜色红赤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皮肤温度焮热凉或不热肿形形势高肿突起下塌下陷肿胀范围根盘收束根盘散漫肿块硬度软硬适度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疼痛感觉剧烈、拒按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病位深浅皮肤、肌肉血脉、筋骨脓液质量脓质稠厚脓质稀薄溃疡形色肉芽红活润泽肉芽苍白或紫暗病程长短病程比较短病程比较长全身症状初期长伴有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渐消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有虚寒症状,酿脓时有虚热症状,溃后虚象更甚舌苔脉象舌红苔黄脉有余舌淡苔少脉不足预后顺逆易消,易溃,易敛,多顺难消,难溃难敛,多逆14.部位辨证(选择题)
上部辨证——多风
人体上部包括头面、颈项以及上肢。
常见疾病:头面部疖、痈、疔诸疮;皮肤病如油风、黄水疮等;颈项多见痈、有头疽等;上肢多见外伤染毒,如疖、疔等。
代表方:银翘散、普济消毒饮
中部辨证——多郁
人体中部包括胸、腹、腰、背
常见疾病:乳房肿物、腋疽、胁疽、背疽、急腹症、缠腰火丹以及癥瘕积聚等
代表方:萆薢渗湿汤
下部辨证——多湿
人体下部指臀、前后阴、腿、胫、足。
常见疾病:臁疮、脱疽、股肿、子痈、子痰、水疝等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四妙散
14.局部辨证
外科病的特征是局部的自觉症状与他觉症状,主要包括肿、痛、痒、脓、麻木以及皮肤损害。
结节是相对肿块而言大者为肿块,小者为结节,小于2cm为结节。
热肿肿而色红,皮薄光泽,掀热疼痛寒肿肿而不硬,皮色不泽,不红不热,常伴有酸痛风肿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湿肿肿而皮肉重垂胀急,深则按之如烂棉不起,浅则水亮如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