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途径和对策.pdf
社会科学双脚年第 7 期 顾海英 s 新农村建设过艘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途役和对策
新农衬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
有效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顾海英
摘 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可从资源禀赋、市场供求关系和产.:lk.结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
析,而农村劳动力就此不充分则是其中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在对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
因素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提供有效转移的途径,并改善其自己会对策。
关键诩: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途径和对策
中阻分类号: F304.6 X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5833(2006)07-0118-08
作者简介:顾海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上海 200052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
段时期内我国解决王农问题的重要方式和重要淦径。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则是一个国家
或地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重大
社会政泊经济问册。
、就业不充分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
1 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飞这是因为,
农民收入增长状况是衡量农村经济政策效果、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7](平的一个最全丽、
最综合的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罔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较 1978 年有了很大提高,从 1978 年
的 343 元,提高到 2005 年的 3255 元,年均增长 6.8% 。然而,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随
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和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促进农民增收娓道的
供求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农民收入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增长缓慢:城乡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户间收入悬殊:农民相对收入水平降低,一些农民甚至绝对收入下降,减
贫的步伐明显地放缓等。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58.3% ,
而农村腊民人均纯收入实陈增长仪 29.2% ,低于城镇居民近 2 倍; 2005 年,城镇居民人均町支配
收入达到 10493 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 9.6% ,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 3255 元,比上
年增长 6.2% ,低于城镇厨民 3.4 个百分点。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虽然在社会各界的重视
下,每年都有所增长,但由于城乡居民收入不能达别同幅增伏,因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在不
断扩大。 1978 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收入的比例为 2.56: 1; 2001 年扩大为 2 止 1; 而 2005
年则扩大为 3.22:102005 年 9 月 8 日联合罔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报告指出:中国已经实现了将贫
困人口在 1990 年基础上减半的千年发牒目标,旧是在 1990 至 2001 年期间,超过 90% 的减贫任
务都是在 1996 年以前完成的飞据国家统计周统计, 2005 年,我国仍有农村贫困人口 2365 万人
收稿日期 I 2005-11-24
118
社会科学 2∞6 年第 7 期 顾海英 t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势动力有效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按年人均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位转移电流特性.pdf
- "一步法"合成新型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pdf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多媒体资源的研究和开发.pdf
- 110kV变电站直流负荷转移装置的研制与应用.pdf
- 133Ba面源效率转移法刻度133Xe气体源HPGe探测效率.pdf
- 18F-FDG PETCT在探测卵巢癌术后复发及转移中的价值.pdf
- 18F-FDG PETCT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诊断价值.pdf
- 1956~2009年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pdf
- 1961-2001年间陕西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的热量资源分析与评价.pdf
- 支持向量机多专家决策算法.pdf
最近下载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指南(2021年版)文字版.docx
- tc helicon voicelive人声效果器中文说明书.pdf
-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 VIP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docx
- 2024年江苏省政府采购专家库题库.docx VIP
- 电力安装三方合同协议书.docx
- 2025年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pptx
- 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标准.pdf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