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带绦虫、疟孕颅虫、阴道毛滴虫.ppt

  1. 1、本文档共1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猪带绦虫、疟孕颅虫、阴道毛滴虫

第七节 链状带绦虫;简 介;一、形态;1.成虫;成虫的结构;sucker;头节电镜图;1.2 颈部(neck);1.3 幼节 (immature proglottid);1.4 成 节 (Mature proglottid);1.5 孕节 (Gravid proglottid);2. 带绦虫卵 (Taenia Egg); 带绦虫卵的形态特点 ;猪带绦虫卵电镜图;3. 猪囊尾蚴 (Cysticercus cellulosae);米猪肉;心肌中的囊尾蚴;猪肝中的囊尾蚴;猪囊尾蚴;猪囊尾蚴;二、生活史;生活史图;囊虫病的感染方式;生活史要点;2. 特点;★(3)宿主关系;三、致病;(1) 皮下型?;(2)肌肉型;皮肌型囊虫病 ;皮下的囊尾蚴;(3) 脑型;(4) 眼型;猪囊尾蚴寄生于眼球;四、诊断;五、流行与防治;1、分布;2、流行因素;3、防治原则;驱虫方法;囊尾蚴病的治疗 ;疟 原 虫;全世界疟疾形势 (WHO 1999);2000年4月26 星期三国际新闻 C2 ;解放前我国75%的县有疟疾流行,3000万病人/年,30万死亡/年;至1989年降至13万,目前仍有15个省、区近3亿人受威胁。 云南思茅县1925年10万人,1950年仅剩1000人。 解放军进军西南时,有的连队因疟疾减员80~90%。 修建滇缅铁路时,有的路段因疟疾暴发,50%民工死亡。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 疟原虫寄生于人及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体内。目前已知疟原虫的种类有120余种。疟原虫有严格的宿主选择性,人的疟原虫寄生于人红细胞内,引起疟疾。 ;疟疾研究历史简介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3000多年前我国殷墟甲骨文中已有“疟”的象形文字。 2000多年前《素问?疟论》及《刺疟篇》有对疟疾的病因、症候及针灸治疗的记载。 对疟疾病原我国隋代《诸病原候论》提出由感染山峦瘴气引起,其后国内外的一些医生学者也都认为是遇到一种恶浊的气体引起,因此称“瘴气”、“沼泽热”等。 1880年,法国学者Laveran最早在病人血细胞中发 现疟原虫。;Marchiafava 、Celli与Golgi等也分别在病人的血液内观察到了疟原虫。 Golgi 还观察了间日疟原虫与三日疟原虫的区别 。 1884年Gerhardt证明疟疾经输血传播。 1892年Marchiafava等发现恶性疟原虫。 1922年Stephens鉴定和描述了卵形疟原虫。 1897年,英国军医 Ronald Ross发现疟疾的传播媒介。 1949—1960年间,Shortt等相??证实了人体几种疟原 虫的红细胞外期(肝细胞期)。 1977年, Lysenko等提出子孢子休眠学说;;红外期裂殖体;exo-erythrocytic schizont in liver. ;1、早期滋养体(环状体):;间日疟原虫环状体:;三种疟原虫形态的比较;;;间日疟原虫大滋养体:;大滋养体:; 虫体逐渐变圆,空泡消失,核开始分裂,但胞质未分裂,疟色素分散。红细胞胀大色浅,有薛氏点。 ;间日疟原虫早期裂殖体:; 核分裂到12-24个时,胞质也随之分裂,一团细胞质包绕一个核,形成12-24个椭圆形的裂殖子,疟色素集中成堆,虫体充满胀大的红细胞,有薛氏点。;间日疟原虫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4、配子体: 配子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无空胞,内有均匀散在的疟色素,核一个。 ;间日疟原虫雌配子体:;间日疟原虫雄配子体:;雌配子体:;雄配子体:;(间日疟原虫为例);;蚊胃壁上的疟原虫卵囊;蚊唾腺内的子孢子;生活史特点:;2、人体内的发育分: 红外期的发育 红内期的发育;4、感染方式: 1)含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叮人吸血时, 子孢子经皮肤感染。 2)可经输血或器官移植感染。;5、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有速发型及迟发型子孢子,故患者有复发现象;而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只有速发型子孢子,故无复发。;1、潜伏期:指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间隔时间。(与种、株的特异性,感染方式与数量、机体免疫力及是否服用抗疟药有关) 恶性疟:7-27天 间日疟:11-25天,6-12月 三日疟:18-35天 ;2、发作: 疟原虫红内期裂体增殖所引起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及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称疟疾发作。 典型间日疟、卵形疟48小时发作一次;三日疟72小时发作一次;恶性疟36-48小时发作一次。;冷:全身颤抖、皮肤鸡皮样、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等;夏天盖几层棉被也不暖。 热:面色绯红、皮肤灼热;T:39-40℃可伴头痛、全身酸痛,小儿或严重成人可发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