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问答题.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问答题

临床微生物学问答题大全 1.试述科赫(Robert Koch)原则。 答:科赫(Robert koch)原则包括:1在同样的特殊疾病中发现同一种病原菌;2病原体能在体外获得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至易感动物能引起相同的疾病;4能从感染动物体内重新分离出这种病原菌的纯培养。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有哪些? 答: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任务包括:1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2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3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4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控。  3.哪些环境因素可影晌细菌的形态? 答:影响细菌形态的环境因素包括:1培养温度、时间、培养基的成分、pH、离子浓度等;2机体内的生态环境;3环境中不利于细菌生长的物质,如药物、抗菌药物、抗体、过高的盐份等。 4.试述细菌的结构及其相应的功能。 答: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特殊结构包括:鞭毛、菌毛、舰、芽胞等。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肽聚糖是由多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外膜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由磷脂、脂蛋白、脂多糖三部分组成。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菌的固有外形,起保护菌体的作用。 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类、蛋白质及少量多糖,其结构为平行的脂质双层,大多为磷脂,其中镶嵌有多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在呈液态的脂质双层中流动变化。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1物质转运作用;2分泌作用;3呼吸作用;4生物合成作用。 细胞质是细菌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核质包含有细菌的遗传物质。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还可增强细菌的侵袭力。菌毛存在于菌体表面,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其中前者为一种粘附结构,后者具有致育性,可传递毒力和耐药性。 荚膜的功能包括:1保护作用;2致病作用;3免疫原性;4鉴别与分型。芽胞是细菌的休眠体,可帮助细菌渡过不良的生存状况。 总之,不论是基本结构还是特殊结构,均有其各自的功能,共同维持细菌的存活及其整体功能。 5.细菌L型有哪些特点? 答:细菌L型有以下特点: (1)细胞壁肽聚糖结构被破坏,或合成受到抑制,造成细胞壁缺陷。 (2)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染色时不易着色,或着色不均匀。 (3)在含血清的高渗低琼脂培养基中能缓慢生长,一般2-7d后形成油煎蛋样小菌落(放大100倍左右才能看见)。 (4)保持有亲代的遗传特性,在合适的培养基中生长,很少回复到母菌型,但原生质球在去除诱导物培养时,可以返祖而恢复母菌形态。 6.芽胞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答:产生芽胞的细菌都是革兰阳性菌,主要有需氧芽胞杆菌属和厌氧芽胞梭菌属。芽胞的意义:1可在自然界存活多年,成为某些疾病的潜在传染源;故如怀疑病房、手术室等被能形成芽胞的细菌污染,必须封闭房间进行彻底灭菌;2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故芽胞是否被杀死可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或评价某一种消毒灭菌方法效果的根据;3细菌芽胞的形状、大小、位主等随菌种而异,具有重要鉴别价值;4有些芽胞能产生毒素或其他有毒物质。 7.试述细菌的化学组成及其摄取营养的方式。 答:细菌的化学组成除与其他细胞相似,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类与核酸等主要化合物外,也有与其他生物细胞不同的成分,如: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D型氨基酸、二氨基庚二酸、吡啶二羧酸等。 细菌通过以下方式摄取营养:1被动扩散;2主动吸收;3基团转移。 8.细菌有哪些主要物理性状? 答:细菌的物理性状包括:1带电现象:是区别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两大类细菌染色性不同的基础之一,此外,带电现象对细菌的盐凝集,以及与特异性抗体的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理化因素抑菌和杀菌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2表面积大,有利于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3半透性与渗透压。 9.简述细菌的人工培养程序并列举常用的人工培养方法。 答:细菌的人工培养程序为:标本(估计菌量少的标本,先增菌培养)→根据培养目的,接种于适当的培养基→适宜的培养环境,35℃-37℃,18-24h→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选择可疑菌落进行分离、鉴定。 根据对气体的需求,细菌的人工培养方法可分为:1需氧培养(需氧菌与兼性厌氧菌):置于空气中即可,适于大多数细菌;2厌氧培养(专性厌氧菌):需在无游离氧的环境中培养;3二氧化碳培养(少数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布鲁菌、空肠弯曲菌等):需在含5%-10%C02环境中培养;4微需氧环境(仅在5%左右的低氧压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的培养)。  10.体外培养时,细菌细胞数量为什么不能保持指数增长? 答: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的不断耗尽,毒性产物逐渐积聚,细菌经过一段时间生长繁殖后,繁殖速度会逐渐减慢,死菌数不断增加,因此,体外培养时,细菌细胞数量不能保持指数增长。 11.细菌生长曲线分为哪四期?各期有哪些特点? 答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