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卒中的中医药防治;中风:又名脑卒中,是由气血逆乱,脑络痹阻,或血溢于脑而致,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强语謇等为主要表现。;一、病因病机;2、劳欲过度
烦劳过度,耗伤阴液,易使阳气暴张,风阳上扰,气血上逆,壅阻清窍;
纵欲过度,房事不节,耗伤肾水,水不制火,则阳亢风动。
病理因素:虚、风、气、血
;3.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厚味、炙博之物,或饮酒过度,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生热,热极生风,终致风痰热内盛,窜犯络脉,上阻清窍
病理因素:痰、热、风
;4.情志所伤
平素忧郁恼怒,肝气不舒,气郁化火,则肝阳暴亢,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遂致卒倒无知。
长期烦劳过度,精神紧张,虚火内燔,阴精暗耗,日久导致肝肾阴虚,阳亢风动。
素体阳盛,心肝火旺之青壮年,亦有遇怫郁而阳亢化风,以致突然发病者。
病理因素:热、风、气、血;5.气虚邪中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气血痹阻;
痰湿素盛,形盛气衰,外风引动内风,痰湿闭阻经络,而致僻不遂。
病理因素:虚(气虚)、风、痰、气、血
;(二)病机
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病 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病理因素:虚、风、热、痰、瘀(气)
病理性质:本虚(肾虚)标实(风、热、痰、瘀)
病理基础:(1)肝肾阴虚。因肝肾之阴下虚,则肝
阳易于上亢;
(2)复加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
受外邪。;二、辨证论治;2、中脏腑需辨闭证、脱证
闭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脱证:目合口张,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 ;3、闭证当辨阳闭和阴闭
阳闭:有瘀热痰火之象,如身热面赤,气粗鼻鼾,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舌绛干
阴闭:有寒湿痰浊之征,如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4、辨病期:根据病程长短,分为三期。
急性期:发病后二周以内
恢复期:病二周后或一个月至半年内
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治疗原则 ;证治分型;(2)风阳上扰证
临床表现: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 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代 表 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 用 药:天麻、钩藤、石决明、知母、寄生、牛膝等。;(3)阴虚风动证
临床表现: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斜,言语不利,或半身不遂,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 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代 表 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常 用 药:白芍、天冬、玄参、龟板、代赭石等。;2、中脏腑
(1)闭证
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①痰热内闭证
临床表现:腹胀便秘,身热面赤,气粗鼻鼾,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舌绛干,脉弦滑。
治 法:通腑泻热,熄风化痰 。
代 表 方:桃仁承气汤加减。
常 用 药:桃仁、芒硝、大黄、甘草等。;②痰湿蒙窍证
临床表现: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
治 法:化痰熄风,解郁开窍。
代 表 方:涤痰汤加减。
常 用 药:茯苓、橘红、半夏、竹茹、枳实、菖蒲、胆星等。;(2)脱证(阴竭阳亡)
临床表现: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
治 法:回阳、救阴、固脱
代 表 方:参附汤、生脉散
常 用 药:人参、附子、麦冬、五味子、山萸肉;3、恢复期
(1) 风痰瘀阻证
临床表现: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
治 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代 表 方:解语丹加减。
常 用 药:白附子、全蝎、 白僵蚕、羌活、石菖蒲、 远志、 胆南星、天麻、;(2)气虚络瘀证
临床表现: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 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代 表 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 用 药:当归、白芍、川芎、广地龙、黄芪等;(3) 肝肾亏虚证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患肢僵硬,舌红少苔,脉沉细。
治 法:滋养肝肾。
代 表 方: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
常 用 药:熟地黄、山药、菟丝子、龟板胶、山萸肉、麦冬、五味子等。;预防与调护;⑤中风先兆的预防:
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一侧或某一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