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FDUROP.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开题报告-FDUROP

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upconversion nanophosphor, UCNP)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光材料具有发射峰窄,光稳定性好,不易发生光漂白,发射波长可调控,在生物体内信噪比低等一系列优点。同时,上转换发光只需要低功率密度(1~103W/cm2)的近红外连续激光发射器,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所有这些优点都指向它具有光明的生物应用前景,因此,关于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研究方兴未艾。而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发展一直被其较低的发光效率所制约,因此,合成具有较高上转换发光(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UCL)效率的上转换纳米材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传统热解法合成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存在着明显的晶体缺陷而导致上转换效率下降。为了提高热裂解法制得的 UCNP材料的上转换发光效率,本课题拟设计一种在高温下分解的全氟辛酸盐作为前驱体(precursor)的热裂解合成方法合成性质更为优良的上转换纳米颗粒。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将探究全氟辛酸盐作为前驱体完成对UCNPs核的包覆得到较薄且致密的核壳(core-shell)结构的可能,以进一步提高UCNPs的发光效率。 课题研究状况 2.1 稀土元素掺杂的上转换纳米材料 上转换发光是指吸收两个或两个以上低能光子而辐射出一个高能短波光子的发光现象,通常将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1]。由于上转换发光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所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现象与Stokes发光现象相反,因此又称anti-Stokes发光。 稀土离子具有4fn5s25p6(n=0-14)的壳层电子结构。稀土离子大量的未充满的4f能级使其具有许多优异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2]。其中Er3+、Tm3+、Ho3+与Yb3+掺杂后制得的上转换材料在980nm近红外光激发下可得到800nm左右的近红外-可见光[3]。 2.2 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合成 当前合成不同组成,不同晶型和大小的上转换纳米材料主要有共沉淀法(co-precipitation)[6-8],热裂解法(thermal decomposition)[9-11],水/溶剂热法(hydro/solvo-thermal synthesis)[12],溶胶-凝胶法(sol—gel process)[13]等。 其中本课题所研究的为热裂解法,传统的热裂解法以Na(CF3COO)和 RE(CF3COO)3(RE=Pr to Lu, Y)作为前驱体,以油酸(oleic acid)/油胺(oleylamine)/1-十八碳烯(1-octadecene)不同比例混合作为溶剂共同加热,一步合成具有优良上转换性质的NaREF4或Er3+/Tm3+掺杂的NaYF4。在反应过程中,各前驱体在N2保护下加热到反应温度(250-330℃)后裂解,随后金属元素与氟元素一同结合成产物[10]。 热裂解法能够得到粒径均一、可控、单分散的油溶性纳米晶材料,但由于包含了一个快速成核和生长的过程,热解法得到的上转换纳米材料往往具有较多的晶体缺陷而使其上转换效率降低[14]。 2.3 上转换纳米材料的核壳结构(core-shell structure) 裸露的上转换纳米核表面分布着大量的掺杂元素,由于表面缺陷,与杂质、溶剂的相互作用而易发生荧光的猝灭,核内离子激发产生的能量同样能够通过相邻离子的传递到达核的表面而以非辐射形式发生消散[15]。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可在上转换纳米材料表面包覆一层不含掺杂元素的基质作为壳,这一核壳结构能使核表面与溶剂分离以减少其非辐射的衰减而提高材料的光学性质。2012年我们组报道了一个通用的以高沸点的 Re-OA (稀土金属氯化物在140℃溶解于油酸)以及 Na-TFA-OA (三氟乙酸钠在室温下溶解于油酸)作为前驱体对上转换纳米材料进行层层包覆的方法[16]。这一方法基于广泛使用的方法,能有效地消除表面缺陷,能极大地提高上转换发光强度,减少溶剂引发的猝灭现象。 尽管构造上转换纳米材料的核壳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辐射的损耗,但由于要达到较好地减少猝灭的作用,需要包覆较厚的壳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材料的生物应用。 参考文献: [1]Auzel F. Upconversion and anti-stokes processes with f and d ions in solids[J]. Chemical reviews, 2004, 104(1): 139-174. [2]Bu?nzli J C G. Lanthanide luminescence for biomedical analyses and imaging[J]. Chemical reviews, 2010, 110(5): 2729-2755. [3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