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五梳理和探究:
; 文言词语
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 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
;兼词;;一词多义;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练习;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练习 “朝”;一词多义;《孔雀东南飞》“相”字的整理; ⑥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⑦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⑧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⑨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⑩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⑾誓不相隔卿
⑿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⒀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⒁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⒂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⒃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⒄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
三、xiàng,名词,“相貌”之意 ;同桌合作完成教材91页练习第一题
;文言词类的活用; 名词处在了动词应该处的位置上。;1、左右欲刃相如
2、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6、置人所罾鱼腹中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3、而此独以钟名。
; 名词处在了动词应该处的位置上。; 策扶老以流憩
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然后图南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1、凡吏于土者 ,皆往之。
2、二月草已芽 。
3、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4、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5、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6、教材91页第四题
;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练习: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两项是( )。 A.人皆得以隶使之
B.沛公欲王关中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俊才星驰
E、籍吏民,封府库
;1、下列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
A、王无罪岁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D、 用心一也
;1、常以身翼蔽沛公。
2、人皆得以隶使之。
3、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5、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动词
活用为
名词;;主 语;
名词
活用为
意动
;谓语中心语;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1).子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译文:先生真是让死人复生、叫白骨长肉的人
(2).曹军方连船舰,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译文:曹操的军队正把战船连接在一起,可以用火烧船来使(他)败逃。]
(3)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春秋·上德》
[译文:使人尝那食品,人便死掉;使狗吃那食品,狗便死掉。];(1)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老子》)
[译文:古代善于行道的人,不是用道去使老百姓聪明,而是用道使他们愚蠢。]
(2)、春风又绿江南岸。
[译文:春风又使江南的大地变绿了。]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蒲松龄《促织》)
[译文:集市上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笼子养起来,使它的价值昂贵,囤积起来当作珍贵的货物。]; (1)、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
[译文:所以,大王不如使苏秦往东方去,那么秦国就一定怀疑齐国并且不相信苏秦了。]
(2)、膏泽斯民。(《答司马谏议书》)
[译文:使这些百姓得到好处。]; (1)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庄子·秋水》)
那么,我以天地为大而以毫末为小,可以吗?]
(2)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
老先生不把千里路当作遥远来到我国,大概也有使我国获得利益的办法吧!]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译文: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宾客对待。]
(2)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有道德的人把没有能力当作忧患,不把别人不了解自己当作忧患。]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练习一 比较并解释下列各句中的“于”字;练习一 比较并解释下列各句中的“于”字;练习二 比较并解释下列句中“乃”字;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