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灾区消毒
PAGE
PAGE 10
灾 区 消 毒 培 训
第一章 安置区域环境卫生要求
一、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
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各地必须及时动员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其主要内容是:做好水源保护;设置临时厕所、垃圾堆集点;做好粪便、垃圾的消毒、清运等的卫生管理。
灾民临时集中、分散住所、医疗点、救灾人员临时居住地等人群集中区域是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区域。
二、对灾民临时住所的卫生要求
(一)在临时居住地设定临时厕所,禁止随地大小便;
(二)设置垃圾、污水收集点;禁止在灾民集中居住场所内饲养畜禽。
(三)注意鼠、蚊、蝇等媒介生物密度,适时进行消杀。
三、构建临时厕所,强化粪便处理
在解决灾区人民饮水、吃饭的同时,修建临时厕所、恢复环境卫生设施是应急安置灾民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不能“有的吃,没得拉”。在救灾工作展开后,加强粪便管理是灾区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修建的临时厕所应能防止粪便污物外溢,不污染周围环境,尤其不能污染水源;发生肠道传染病的病例或流行时,粪便必须及时消毒处理。
(二)在灾民临时居住场所,临时厕所按人口密度合理布局。应急临时厕所,可选择粪便与尿液分别收集的模式,尿液及时排放,粪便每日施加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三)尽量利用现有的储粪设施储存粪便,如无储粪设施,可将粪便与泥土混合后泥封堆存,或用塑料膜覆盖,四周挖排水沟以防雨水浸泡。
(四)在应急情况下,于适宜的稍高地点挖一圆形土坑,用防水塑料膜作为土地的衬里,把薄膜向坑沿延伸20厘米,用土压住,粪便倒入池内储存。
(五)在特殊情况下,为保护饮用水源,可采用较大容量的塑料桶、木桶等容器收集粪便,待灾害过后运出处理。
(六)集中治疗的传染病人粪便必须用专用容器收集,并消毒处理。
散居病人的粪便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漂白粉:粪便与漂白粉之比为5:1,充分搅合后,集中掩埋;
生石灰:粪便内加入等量的石灰粉,搅拌后再集中掩埋。
四、垃圾、污水收集及处理
(一)根据灾民聚集点的实际情况,合理布设垃圾收集站点。
(二)及时消毒杀虫,控制苍???孳生。
(三)传染性垃圾必须消毒处理,有条件可采用焚烧法处理。
第二章 灾区消毒
各级疾病控制部门应有具体分工,做好消毒组织工作。首先应有专人负责保护水源和饮水消毒,同时要搞好环境卫生消毒。消毒要有专人负责,做好消毒剂的集中供应、配制和分发工作,做好消毒常识宣传,组织群众实施消毒措施并具体指导其正确使用。
一、术语
(一)消毒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二)灭菌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三)高效消毒剂
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四 )中效消毒剂
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五) 低效消毒剂
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六) 有效氯
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用mg/L或%浓度表示。(有效碘及有效溴的定义和表示法与有效氯对应)。
(七)疫源地消毒
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八)随时消毒
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九)终末消毒
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十)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二、 常用的消毒剂
(一)消毒剂种类
1、含氯消毒剂:漂白粉、优氯净、次氯酸钠等
2、过氧化物类:二氧化氯、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臭氧等
3、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
(二)按用途分类
1、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消毒剂:漂白粉、优氯净、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
2、用于瓜果、食具消毒的消毒剂:漂白粉、优氯净、次氯酸钠、二氧化氯、高锰酸钾和过氧乙酸等。
3、用于外环境、物体表面和尸体消毒的消毒剂:漂白粉、优氯净、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和过氧乙酸等。
3)用于皮肤表面消毒的消毒剂:碘伏、碘酊、75%乙醇、0.5%醋酸洗必泰和季胺盐类消毒剂。
三、 灾区消毒方法(预防性消毒)
(一)根据物品污染后微生物的种类和危害程度
1、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
一般认为,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1)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2)细菌繁殖体。
(3)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4)真菌孢子
(5)分枝杆菌,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6)细菌芽孢,例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2、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