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王琦注李太白全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七章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第十七章;第一节 李白其人其诗 ;从个人经历看,李白有入仕的强烈期求,但最终遭受失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李白多次游历名山大川。这些因素对他的人品、个性以及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李白的文学地位; 第二节 历代李白集、李白集注本与王注《全集》的出现 ;宋代以后,李白诗文集形成了两个系统: 一者以乐史所编的《李翰林集》为其本源 一者以宋敏求编、曾巩重编的《李太白文集》为其本源; 《李翰林集》包括诗二十卷、文十卷(其后来刻本经他人补充,并非原貌), 《李太白文集》包括序碑志一卷、诗二十三卷、文六卷。 除此之外的其他本子由此演化而来,虽万变而不离其宗。 ;2李白诗文集的注本;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 (1543)郭云鹏刻本补入原来未注的杂文五卷,全书于是成了三十卷。只是郭氏对杨注、萧补又进行了删削,并且有不少地方删削过分。 明代胡震亨的《李诗通》二十一卷。其《李诗通》对太白诗(尤其是对太白乐府诗)有不少发明,对旧注的纰缪也有不少驳正,最称精善。遗憾的是该书仅有驳斥或补充杨注、萧注的内容,而不是全注。 明张含《李诗选》、清应氏《李诗纬》等,都不过是选本而已。 ;清高宗乾隆年间问世的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是李白诗文辑注的集大成著作。 王琦之注,引文稍显繁冗,但它融会三家之优长,修正三家之谬误,补充三家之疏漏,是太白诗文集比较完备和理想的注本。 ;3王琦;4王琦《李太白全集》注; 第三节 王注《全集》在载录异文、集佚、训诂方面的成就和特点 ;“客有鹤上仙,飞飞凌太清。扬言碧云里,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举首远望之,飘然若流星。顾冶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全集》载其异文曰:“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飘然下倒影,倏忽无留行。遗我金光草,服之四体轻。将随赤松去,对博坐蓬瀛。”;还记录了该诗另外一些文本,即“举首远望之”作“我欲一‘问之”,又或作“举手远望之”。 同卷注《古风》其八说:“此首缪本编人二十二卷,题作《感寓》,与诸本不同。” 该诗前四句:“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全集》载其异文曰:“咸阳二三月,百鸟鸣花枝。玉剑谁家子,西秦豪侠儿。” 这些文本方面的差异,对深入研究李白的作品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2王琦的集佚;2王琦的训释;(三)考索诗文本事。 这些对读者准确、深入地把握诗歌意旨大有帮助。 (四)揭明典故出处。 王注引用诗文主要是为了说明典故出处,所以往往不加进一步的解释,这对初学者理解诗歌文本来说仍有不便。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注中所引的诗文跟李白作品在意境方面互相生发,倒有助于让读者对太白作品的意境产生更厚实、更开阔的理解。 ;第四节 王注《全集》中的评议 ;王琦不仅反对过分贬抑李白,而且也反对过分褒扬李白。 王琦考虑了诗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源流,考虑了诗人、诗作产生的时代因素,考虑了诗人的性情和际遇,持论平实、公允,视野则不局限于李、杜,而以二人与屈原、陶渊明等著名诗人通观,论断相当具体和切当,所概括的内容亦相当深广,从中当不止可见王琦在辑注《李太白全集》时所秉持的理念。 ;第五节 王注《全集》总评 ;自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王琦辑注《李太白全集》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了瞿蜕园、朱金城先生的《李白集校注》。 该书以王注本为底本,增辑了十几首诗歌,吸收了大量清代至现代的研究成果,补充了很多资料,纠正了不少错误,体例也略有变化,研读王琦注时可以参阅。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