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哈姆莱特“准人文主义者”之定位.pdfVIP

试析哈姆莱特“准人文主义者”之定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匮l总第差380期盈■■囡■圜I■■ 试析哈姆莱特 “准人文主义者”之定位 郭亮亮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临沧 677000) [摘要】本文从莎士比亚所处时代与哈姆莱特所处时代进行比较,看出后者应处于带有些许人文基因 的中世纪,进而对文本中哈姆莱特人文性、爱情观进行分析,凸显其 “准人文主义者”之形象定位。 [关键词】哈姆 莱特 时代比较分析 文本分析 准人文主义者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49 (2014)O4—0077—02 关于莎士比亚笔下哈姆莱特形象定位,长期流行的观点 “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崇高地位,主张一切 以人为本,以此 是 “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但也有相反观点,如南京大 来反对罗马教会所代表的神权的绝对统治……人文主义反对 学外国语学院从丛的 再《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笔 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肯定现世生活,歌颂爱情和个性解 者认为哈姆莱特是 “准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从文本出发寻 放……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应该有权追求知识,探索 自 找哈姆莱特身上折射出的时代、性格二重性。 然,研究科学……鼓吹仁慈、博爱,歌颂友谊和个人品德, 一 、 在两个时代比较分析中定位哈姆莱特 提倡平等和冒险精神”,我 以此来分析文本中哈姆莱特的人 “两个时代 ”指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所处时代与莎士 比 文性。 亚所处时代。从文本来看,前一时代是陛下仍要进行盛大加 从哈姆莱特人文性不彻底、不全面来分析其 “准人文 冕仪式的时代,是一个 “颠倒混乱的时代”。13世纪初Saxo 主义者”之 “准”。剧中我们得知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 Gramaticus著 《丹麦史》卷三、卷四便是哈姆莱特的故事。 书,但这并不意味他所接受的就是人文知识。因为该剧取材 剧本所反映的是一个矛盾的时代 ,有中世纪的反映,又有人 于1200年丹麦史,那个时代怎可能出现如此蓬勃地介绍人文 文性萌芽的体现。如霍拉旭所说 “上帝的旨意支配一切”。 主义思想的重镇呢。这不过是莎士比亚借1502年建立的德国 可能证明哈姆莱特所处时代是中世纪的证据是文本第五幕第 威登堡大学来显示对主人公的尊重与其 自身的崇高性。 一 场中教士甲的一些话语。推测剧本所处时代应该在11世 “我把我的生命看得不值一枚针 ,至于我的灵魂,那 纪至l3世纪之间。若是13世纪以后,那么教皇专制已走向衰 是跟它 自己同样永生不灭的”。哈姆莱特并非不从人的角度 落,王权高于神权,奥菲莉亚的葬礼就用不着她哥哥雷欧提 出发,相反,正是对其父尊重,见到其亡魂时才会有: “是 斯苦苦相求了。 的,我可怜的亡魂,当记忆不曾从我这混乱的头脑里消失的 11世纪到 13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兴盛时期,基督教文 时候,我全记着你的。记着你 !是的,我要从我的记忆的碑 化 占主导地位,神权专制走向极端。基督教文化对智慧、理 板上,拭去一切琐碎愚蠢的记录,一切书本上的格言,一切 性、自然知识予以轻蔑,将 自由思考、大胆怀疑、独立批判 陈言套语”。哈姆莱特对亡魂充满了尊敬与怜悯,以及他著 精神视为危险,否定用武力获取世俗社会的东西,否定确保 名的对 “人”的歌颂 ,足 以看出他 已有人文主义意识的存 自我及权力斗争的成功,肯定谦卑、忍耐、等待,强调 自己 在 。 不做不义之事,不赞成愤怒、厌恶、个人复仇,甚至诉讼也 哈姆莱特的 “生存还是毁灭”的犹豫正是基督教这种文 被禁止,强调抵制快乐诱惑的能力,创造了怜悯仁慈的新德 化心理的体现, 瞑怕不可知的死后”也是体现出主人公对 行。通过对此 时代文化特征的阐述,我们有理由相信 ,哈 “神秘之国” (地狱、炼狱 ,甚至天堂)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