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音乐教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铃木音乐教学.doc

鈴木音樂教學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系 伍鴻沂教授 鈴木音樂教學,原稱為才能教育,是日本鈴木鎮一發展的一種獨特教學法。 首先,鈴木鎮一將這教學法應用在小提琴教學,後來被引介到美國,得到很大的迴響, 並陸續被應用到其他樂器或其他學門,例如鋼琴或長笛教學,以及曾被嘗試應用到數學的教學。 當今,世界各地很多關心音樂教學的教師們,對這一種教學法充滿興趣。 以下本文就鈴木音樂教學發展背景,理論基礎,教學理念,以及鈴木教學在一般音樂教學的應用,分項簡介: 發展背景 鈴木鎮一(Shinichi Suzuki 1898-1998) 出身於日本音樂世家,父親擁有當時日本最大的小提琴製造工廠。 他二十三歲留學德國,跟隨克林葛(Karl Klinger)學習小提琴,無論是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或對音樂的態度,都深受克林葛影響。 後來,他返回日本和兄弟組弦樂四重奏到處演奏,並且從事小提琴教學。 根據幾年的教學經驗,他發現了學習和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也體會出年齡和學習小提琴的關係,領悟了音樂和語言妙不可分的關聯。 1958年他在日本東京發表了母語學習的概念,他在才能教育書中,表示音樂教育只是手段,高超人格和偉大理想的培育,才是音樂教育的最後目標。 他主張以音樂啟發兒童單純的心靈,透過音樂培養兒童偉大的情操和人生的理想,創造人類更完美的下一代,為人類謀福祉(Suzuki,1969; Kendall,1973) 。 鈴木鎮一透過音樂教學實踐其理想,強調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須經由後天培育, 以正確的教育方法,優良的師資,配合適當的學習年齡,良好的學習環境,共同成就才能教育的理想。 鈴木鎮一並發現人類學習語言的天賦能力,是一種典型的學習模式,稱之為母語教學法。 不只在日本很多學生因鈴木鎮一而及早受到音樂栽培,1964 年,鈴木鎮一帶領十位小朋友受邀在美國全美音樂教師協會演出,引起重視隨之興起一股鈴木教學法風潮,在美國陸續有鈴木提琴教學的推廣機構,嘉惠學子不可細數。 在日本,至1966止,就約有120位鈴木小提琴教師和6000小提琴學生分散在各地。 鈴木鎮一不但創造了學習小提琴的新模式,打破了演自歐洲傳統的小提琴學習方式。 鈴木音樂教學的理論基礎 鈴木音樂教學法,無法以簡單的文字敘述清楚,幸好鈴木鎮一在才能教育中提到了許多值得重視的概念,由這些概念我們可窺知其理論基礎,例如,愛的口號、才能不是天生的、沒有失敗的學習、學習自零歲起、能講話就能學音樂、強調父母親在子女學習樂器過程中角色的重要性,以下簡要的摘其精要( 洪萬隆, 民83). 一.才能並非天賦論 鈴木鎮一所指的才能,並不是一般人所說的天才,而是教育理論的一種行為而已,例如走路、跑步、寫字等…。 他認為人類唯一的天賦是學習的本能。 人類如果能把握這一天賦,充份的加以發展,學習任何東西應該都可達到相當的水準以上。 音樂能力也是人類及有待開發的能力之一,只要父母用心安排,老師費心指導,人人都可學好音樂,有希望成為音樂家。 鈴木認為如果一位父母都能注意到每位兒童的本能,而且能提供一理想的環境,所有的兒童都將獲得並且發展出一系列非常突出能力,這理論適用於全世界的兒童,沒有例外 (Suzuki,1981)。 他並舉例,生在熱帶的兒童,送到寒帶去生長,照樣會產生禦寒能力; 生在台灣的兒童,送到美國生長,英語就成了他的母語。 例子就證明人類的能力係由於環境培育,而非天生俱來,所以鈴木強調人是環境之子。 二.母語式的教學 鈴木因為和他的侄子生活在一起一陣子而頓悟語言學習,他的教學法也被稱為母語教學法。 他認為音樂和語言一樣,都是人和人溝通方法之一,語言這麼複雜的系統人人都可學會,音樂也一樣可以學好。 語言的學習的過程,先聽很長的一段時間,然後模仿或反應說出簡單的音來,再發展成詞或句子,進度緩慢,並經過反覆的練習,得到父母的鼓勵,再繼續更進一步練習,這一理論成了他音樂教學的重要哲學基礎之一。 三.教育自零歲起 鈴木先生在他的才能教育自零歲起書中極力主張學習要愈早愈好,幼兒的階段影響一生深遠。 他認為學習應該是自出生的那天起,而不是自上學的第一天。 根據人類經驗的原則,舊經驗幫助新學習,及早學習可提供豐富的經驗,做為新學習的基礎。 四.沒有失敗的教育 鈴木先生問:您見過生理上沒缺陷而學不會說話的嗎?。 語言的學習如此複雜,都沒有失敗的例子,其他的學習當然也不會失敗,可見只有失敗的教學或老師,沒有失敗的學生。 五.能力滋養能力 鈴木鎮一認為,新的能力是由舊的能力累積發展而來的,所以他在小提琴教學中,要求學生經常要反覆練習舊曲子,藉此不僅增強已有的技術,同時也產生新的能力,這和教育理論中的練習理論不謀而合。 鈴木鎮一的教學理念 鈴木鎮一推廣小提琴教學,鼓勵兒童的母親參與學習,協助兒童學習; 運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