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pptVIP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秦朝统一:;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46年嬴政登基,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1、灭六国:;2、讨四方:;公元前221年,秦吞并六国、平定中原后,又挥师五十万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因广西的地形地貌导致运输补给供应不上,为尽速征服岭南,秦王朝下令开凿灵渠,湘、桂边境的南岭山势散乱,开凿灵渠异常艰辛,秦王朝动用军队和民工数百万,驻在前线的秦军有“三年不弛甲弩”的记载,耗资甚巨,历3年艰辛,于公元前214年终于凿成通航,保证秦军南征粮食和物资供应,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南到南海;为何要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帝国,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二、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和强化:;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材料一 丞相绾……等皆曰:“……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制曰:“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材料三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指出皇帝制度的特点及其本质。;2、秦朝中央官制:;以皇权为中心;第一,以皇权为中心。 “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君臣关系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皇 帝;朝议;好了歌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权臣过重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皇帝的思索; 材料一: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想封其兄王信为侯,景帝不敢独自做主,“请得与丞相计之”。而丞相周亚夫说:“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丞相不同意,景帝也只好作罢。 材料二:丞相有权任命四百石以下的官员,有权举荐六百石到二千石高级官员。田蚡为相时举荐的官员超过了两千石的品阶。 通过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君权pk相权;姓名;决策机构;唐太宗李世民;吏部;枢密院;;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以至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中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材料二:“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朱元璋;明朝内阁制度:;明太祖;;材料一:万历40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